退出长者模式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常外主动跳出校园范畴
发布日期:2014-06-09

  尤为,常州外国语学校本学期期中评选出的校园“礼仪之星”。在七年级9班,他是同学们公认的礼仪榜样:每天穿的校服总是干净利落;见到老师总是停下脚步鞠躬问好;食堂就餐时,总是站在1米线外排队购饭,还时常提醒其他同学……

  尤为说,他时刻都能感受到校园文明礼仪的氛围:“在每一个日常细节上,我们都能获得指导和鼓励。”

  “我们提出‘习礼以立,朝夕践行’,从点点滴滴的细节引导培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副校长黄金松说。

  2011年,该校专门编印了图文并茂的《学生礼仪手册》,发放给每个学生,这本翔实又具可读性的手册成为学生们文明礼仪的行动指南。使用3年后,近期又制作了更加完善的《学生修养手册》。

  4月12日,该校举办了一场“我与春天有个约会”向日葵管弦乐演奏会。学校提前一天向学生和家长下发了欣赏音乐会的注意事项:“提前10分钟进场”、“学生穿校服、家长着正装”、“如欣赏中控制不住咳嗽或喷嚏,可向工作人员要求出场稍歇”……

  黄金松介绍说,他们对学生做出的文明礼仪要求已经跳出了校园范围,将学生们今后走进社会所需的社交礼仪一同引入。“2011年起,我们在七年级开设了礼仪选修课,内容就以校园之外的礼仪文化为主,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公民意识。”

  榜样最有力量。曾获省美德少年标兵称号的华灵同学,就是全校学生的一个榜样。黄金松说,通过“校长室通告”,将目前就读于八年级的华灵的事迹向全校进行宣传,号召大家向她学习。“我们树立的榜样都是大家身边的同学,许多同学会怀有一种‘你做得到、我也可以’的心情,提升对自己的要求,将文明与美德付诸日常行动。”

  黄金松还表示,“行为养成,重于模仿,这就要求我们成年人做好榜样”。

  学校要求每一位老师在学生问好时也主动还礼,在自己做错时主动道歉。由此,营造了良好的互动教育氛围。

  此外,该校还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家长,将礼仪教育作为家长会议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问卷、对子女评价、校讯通等,将家长带入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体系,并邀请家长到学校作报告、讲座等,以及成立家长义工委员会,共同投身文明礼仪教育。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