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觅小学生6年中循序渐进 |
发布日期:2014-06-23 |
上周,在觅渡桥小学四年级一堂主题为“怎样与人联系”的品德课上,任课的唐老师在教孩子们如何与自闭症孩子们交流:“我们要多注意如何在联系时做到关爱、有礼。有的同学说写信,那么,在下笔时要注意多鼓励他们,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也有同学说可以打电话,那么,打电话时要多一些耐心,认真倾听对方说话。” “文明待人,是我们对学生最首要的要求。”副校长钱伊琳告诉记者,从每天早上走进校门与值日老师和保安打招呼,到在校活动时与同学之间相互谦让,觅小都要求严格。 为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氛围,觅小在校园文化上下功夫。钱伊琳告诉记者,学校在学生中征集了文明礼仪标语,制作成温馨提示标签张贴在校园各处,让全校学生在参与和实践中重视文明礼仪教育。 在宣传橱窗里,醒目地张贴着毕嘉成等多名学生的故事。钱伊琳告诉记者,为了给孩子们树立身边的榜样,学校特意选取了6名历年来获各级“美德少年”称号的学生,将他们的事迹广泛宣传展播。 “有了可学的标杆,小学生们在竞争、模仿中,养成文明礼仪习惯才能更有效。”她说。 而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校友瞿秋白是觅小树立的一名杰出榜样。 多年来,该校在一年级专门以“秋白的故事”为主题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诸如“脱衣赠贫”、“不要叫我少爷”等秋白待人有礼的故事,每一个觅小学生都耳熟能详。 同时,该校还形成了具有层次性的文明礼仪教育体系,一年级学生学习“秋白的故事”,二年级学生专门学习《弟子规》;到了三、四年级,文明礼仪教育就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快板、课本剧、绘画、征文、朗诵等丰富的形式,加深了学生对文明礼仪的理解;而五、六年级的文明礼仪教育,则与国际理解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与外国文化交流团队的互动中,学习养成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一场持久战。”钱伊琳表示,觅小的文明礼仪主题活动还要进一步做深做足,“学生年纪还小,需要反复不断地加深体验认识,而已有的教育成果也要不断强化巩固”。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