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文理最高分均女生 一个要进北大一个直指复旦
发布日期:2014-06-25

  昨晚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高考分数揭晓。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本市高分考生,巧的是,她们都是女生,与大家一起分享成长故事。

  理科高分蒋家丽:大学想去上海,专业倾向经济类

 

  毕业学校:市一中,总分419。语文135,数学145+34,英语102,选测物理A、政治A,小高考加3分。

  打通蒋家丽的电话时,已经据高考查分过去了2小时,据蒋家丽回忆,昨晚6点多,本打算开始查分的她接到班主任的电话,“恭喜呀!419分,全市第一。”而后,接踵而至地祝福电话几乎接到手软。

  相比于亲戚朋友的兴奋,蒋家丽一家神闲气定。这个结果,蒋家丽觉得,三门还算正常发挥,语文算是小惊喜,考出了3年来的最高分,别看现在拿了高分,刚考完时,蒋家丽对语文可一点都没底,因为“作文选择逆向立意,别人都写青春不朽,我却写青春不可能不朽,要坦然面对老去的事实。”导致她考后没敢和语文老师交流,最终估分也保守估计380分。

  不过,在班主任陈新华看来,蒋家丽考到这个成绩,完全是意料之中,因为市一模的理科状元就是她。“她是实干型的选手,很稳,各门功课实力均衡,尤其是作文,高三后没偏题过。”这或许也是她能取得高分的原因之一。语文老师高东梅对爱徒更是赞赏有加,作为语文课代表,“稳”是蒋家丽留给大家的印象,三年来零差错更为她赢得一片掌声。“孩子很踏实,喜欢阅读的她,能够将阅读与写作融合,文章有深度。”

  采访中,蒋家丽认为注重在校学习效率是她学习的原则,因此高三阶段,她从未在晚上11点后休息。谈起学习窍门,她说,没有捷径可以走,归纳梳理知识框架是她看重的学习方法,面对弱项数学,她的原则是:会做的不丢分,难题去争分。

  “书法很好”是班主任提到的一项特长,蒋家丽坦言,从小学习书法的确对她的性格养成有一定影响,“心能够沉下去,心态也容易调整。”对于未来的规划,她目标直指复旦和上海交大,专业上更倾向经济类,“感觉我不适合工科,上海也离家近一些。”

  文科高分朱笑芸:拒绝参加自招,以裸考证明实力

 

  毕业学校:省常中,语文119+27,数学148,英语101,历史A+政治A+,小高考加5分

  朱笑芸拿到全市文科第一名,可以说是毫无悬念。高中三年几乎都是全校第一、一模全市第一、二模全市第二,她的成绩一直很稳定,高考估分395-405分,也是相当精准。不过,一家三口从班主任老师那儿听到400分这个分数的时候,还是激动地抱在了一起。

  “朱笑芸是一个超级爱学习的女生,她能够从学习中找到快乐,还很乐于教同学做题。这样的学生现在已经不多了。”班主任沈金梅老师这样评价说,在她的记忆中,朱笑芸每天的学习计划都很详细,甚至可以精确到秒,就连她每天走进教室的时间几乎都是一样的。此前她曾获得托利多奖学金,老师通知她去领奖,可当她得知要花费一下午时间时,她选择了拒绝。在她眼中,这一下午的时间用来学习更加有意义。

  她就是这样一个个性十足的女生,所以在她拒绝参加任何一次自主招生考试时,大家也就没那么意外了。她说,觉得自己可以靠裸考迈进清华北大的校门,而自主招生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去准备,打乱自己原有的复习节奏。

  作为一名文科生,朱笑芸热爱阅读,这来自毕业于复旦大学的爸爸的熏陶,中国古典名着她读了不少,四大名着、《论语》、《孟子》、《老残游记》……她说,高三之前,她每天都会花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来读书,周末每天要读书2小时,“不会一口气读很久,却一直在坚持”。到了高三,时间紧张,她就做回忆整理的工作,把合适的资料收集起来,用到写作中来。

  对学弟学妹,朱笑芸想说,学习最关键还是要把握课堂,课后学习更重要的是坚持,比如数学要整理错题,她高中三年就整理了厚厚三本数学错题。问她想去哪里上大学,她说目标是北京,北大、清华都是她想去的。

  理科高分考生孔渊媛:曾经数学考试只做对3道填空题

  毕业学校:省常中,总分417,语文124,数学191,英语97,物理A+化学A+,小高考加5分。

  电话联系到孔渊媛,她正和同学在厦门玩。“已经来了3天,明天就回常州啦!查分数?不用吧?分数就在那儿了,查不查都一样。”她淡定地说。

  孔渊媛的淡定是有原因的,此前,她作为上海交大直推生,通过了交大的自主招生面试,分数只用达本一线,就可以被交大录取,专业为经济类的。是不是因为这样心态放轻松了,所以发挥好了?她却说不是,“考不好对不起学校呢,主要还是自己一贯比较淡定”。

  拿到417这个高分,坦率的她也表示有点亏,不过之前心仪的数学金融专业应该没问题了。但到底去哪个学校,她还要纠结一阵子。

  孔渊媛这次数学发挥得最为出色,用她的话说是“失误少”:“今年的卷子特别容易,每道题我都做了两遍,还有剩余的时间。”这么说并不是因为孔渊媛天生聪明过人,而是靠她后天不懈的努力——上数学竞赛,让她获益良多。她说,高中三年,她最难忘的就是参加数学竞赛的经历,一开始她想选化学竞赛,后来是老师鼓励她报了数学竞赛。刚上竞赛班没多久,一次考试就给孔渊媛敲了一记闷棍——她只做对了3道填空题。

  “当时自信心倍受打击,心里有点抗拒数学,还有点怪老师让我报数学竞赛。”孔渊媛说,好在自己心态好,也就挺过来了。竞赛班的学习非常辛苦,每周三晚上,每周六全天都要上课,比赛前还要集训,反复做题,枯燥又费脑子,但再苦再累,孔渊媛还是坚持了下来,到后来,她也渐渐地爱上了数学。她觉得,这段艰苦的经历,将对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