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高新区推进“582”工程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发布日期:2014-07-02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将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新北区因势而谋、顺势而动,深入推进“582”(谐音“我帮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推进五项建设

  服务内容建设。农村党组织主要围绕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开展服务。社区党组织主要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等提供服务。企业党组织围绕服务企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等方面,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社会组织党组织围绕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加强行业自律、促进社会公平诚信等方面开展服务。机关和事业单位党组织围绕服务中心、建强队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

  服务网络建设。着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服务网络。细分服务网格,根据所辖区域、人口数量等实际情况,将村(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组建党支部或党小组,整合资源为群众提供多样化服务。在大型商贸区、商务楼宇、工业园区等地,以区域、行业、产业为纽带,探索楼宇统建、园区共建等区域化党建模式,完善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设置。

  服务队伍建设。重点打造基层党组织书记、在职党员、党员志愿者三支队伍。选优配强“带头人”,以村(社区)党组织换届为契机,努力把政治思想硬、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引入到党组织班子中,本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较上一届下降0.9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62.8%。开展“党员义工365”活动,鼓励在职党员深入村(社区)开展服务,全区共组建98支达3856人规模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累计服务群众近1万人次。

  服务载体建设。整合活动载体,丰富服务平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全面推进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和党代表工作室建设,以服务区域最大化、办公面积最小化、社会效益最优化为原则,打造服务基层党员群众的“一站式”阵地。积极开展争创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群众满意窗口服务单位”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服务意识。

  服务制度建设。完善服务制度建设,努力推进服务常态化、长效化。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区、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责任制专项述职制度,把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情况作为专项述职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按照区域、条线等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划分,点对点服务基层。建立健全督办考评机制,对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内容实行量化考评。

  ——开展八类服务

  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倾听民生、聚焦民意,全面开展民事助理、政策宣讲、远程教育、创业就业、矛盾化解、扶贫帮困、权益维护、党内关爱等八类服务。

  以人为本,服务党员群众。开展“民事助理”服务,建立民事助理队伍,全程负责、代办、协办群众、企业自行前来办理的事项,自3月下旬启动以来,共帮助群众办妥党组织关系转接、行政审批等463件事项。实施“扬帆行动”,鼓励符合条件的党员干部带头上项目、办企业,发挥先富作用。加强党内关爱,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进行关爱帮扶,通过上门慰问、定期走访、交流谈心等措施,解决党员实际困难。

  对焦难点,服务村级发展。立足全面统筹发展,开展“三挂四提升”活动。机关部门挂钩34个经济薄弱村,理清发展思路,整合机关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助推村级经济发展。选派34名机关中层以上党员干部到村(社区)挂职,推进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提升村(社区)党组织的服务理念、服务功能、服务本领、服务品牌。机关党员帮挂困难群众,全区共联系帮扶355户。

  紧接地气,服务社会和谐。开展“书记上党课”、“道德讲堂”等活动,广泛宣传全区“8585”重点工程和惠民利民政策,引导群众文明守礼、热爱家园,凝聚发展共识。依托镇(街道)政法综治中心、村(社区)“老娘舅”调解室等资源,积极调解纠纷矛盾,将各类矛盾化解在一线,解决在基层。区检察院吸收律师、心理咨询师、教师等社会志愿者,注册成立“小橘灯公益法律服务汇”,深入基层广泛开展法律宣讲、维权服务。

  ——构建两大平台

  构建线上服务终端。全面整合各类网络资源,开通“网上党校”、“网上村委会”、“网上社区”、“村居廉线”等信息化服务平台,进一步延伸服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开发“新北党建E家”手机客户端,为全区党员提供24小时即时服务资讯,通过自助服务、交流论坛等方式,将党组织亮服务、群众选服务有机结合。

  构建线下服务阵地。融合党代表工作室、党员活动室、党员义工服务站等载体,深入推进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非公企业党员职工活动中心标准化建设,今年底,全区村(社区)和有条件的非公企业将100%建设完成。加大楼宇、园区等领域的党组织阵地建设力度,因地制宜打造专项服务站点。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