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十三郎谈小锋:迟到的正义不是完美的正义 |
发布日期:2014-07-07 |
谈小锋最早是干反贪的。毕业于南师大法学院的他为了实现自己职业理想,两次放弃了去其他单位甚至高升的机会,在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刑检条线上,一干就是14年。他说,公诉科每一个案件都有挑战性,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绝不能放弃。 谈小锋承认自己有点拼命,有点完美主义情结。他一直认为,作为一个公诉人,必须尽早地挽回被害人的损失,抚平被害人的心灵创伤,修复社会关系。他说,“迟到的正义,不是完美的正义。” 遇上涉黑大案,吃住都在办案点 2010年3月,领导点名让谈小锋提前介入由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挂牌督办的以傅某、丁某为首的两大涉黑团伙案件。 接到命令后,谈小锋不顾妻子已经身怀六甲,二话不说深入打黑第一线。接触案件后他发现,公安在侦查方向和策略上存在偏差。他及时与公安沟通,调整取证方向和审讯策略,补弱固强,有的放矢,为案件的顺利起诉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防止串供以及长期羁押引起的负面效果,起诉阶段,谈小锋提出了“分级处理”、“分批诉讼”的办案新模式。仅用一个星期时间,就将该涉黑团伙中犯罪情节较轻、涉案事实较少的5人提起了公诉。 随后整整一个星期,谈小锋继续吃住在办案点。累了,在卷宗堆里打个盹,饿了,就吃几口方便面。 经过八易其稿,多方校对,一份五十余万字的审查报告、二万多字的起诉书、三万多字的公诉意见书和二百余页的举证提纲终于制作完成。 该案的庭审历时半个月,面对22名不同心态的的被告人,面对30余名咄咄逼人的律师团,面对300多名旁听人员,谈小锋胸有成竹,利用大量的事实、确凿的证据有力地回击了被告人及律师的辩解。 “只要遇上涉黑大案,基本吃住都在办案点。最长的一次三个星期没回家。”谈小锋惭愧地说,“妻子生产时,是她自己在手术单上签的字;儿子今年3周岁了,抱着他哄他睡觉一共才3次。” 让每一个个案,都努力做到公平 学办新案,抢办难案,细办大案,精办要案。在公诉上干了14年,谈小锋每年都要办100多起公诉案。不管是大案还是小案,谈小锋都会踏踏实实地将每个案件办好。他说,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作为一个公诉人,只有力求个案的公平。只有这样,整体才会公平。 2013年3月,受上级院指派,谈小锋又一次离别娇妻幼子,赴西藏拉萨检察院进行为期半年的业务援藏。 初到拉萨,谈小锋便接手了一起让人头疼的合同诈骗案。 该案历时两年,涉及内地七省市,涉案金额达1400余万元。40余名外地被害人滞留在拉萨近2年,家庭经济接近崩溃,政群矛盾一触即发。 谈小锋通过分类归纳、列表陈述、分析说理、多媒体演示等各种方法,一周之内就向市检委会汇报案情并提起公诉。此外,他和同事们还多次深入每个被害人借住的工棚安抚情绪,解释案情,并自掏腰包解决被害人的燃眉之急。 “冲着你一副侠义心肠,我们就不再进京了。”平静下来的被害人被谈小锋的真诚感动了。 迟到的正义,不是完美的正义 公平是一个古老的使命,而效率则是现代社会赋予法的新使命。让谈小锋印象很深的,是一起发生在1978年南夏墅供销社的杀人案件。当时有一个人去供销售盗窃,遇到了值班店员的反抗,遂几刀将他捅死,并在墙上留了一个血手印。无奈,因技侦手段有限,当时未能找到凶手。 当案件告破,谈小锋找到被害人的家属时,才发现被害人的父母早已双亡,妻子也已改嫁,案发时儿子还在襁褓,对父亲没有任何印象。“对迟来的补偿,他们不再有任何安慰的感觉。看到这种麻木,才是最大的心痛。”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