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龙城先锋徐爱平:做得民心做实事的村干部
发布日期:2014-07-08

 

  去年,新北罗溪镇鸦鹊村和幸福村合并后,服务近5000个村民的事儿让村党支部书记徐爱平村压力更大,“要干好村里的事儿,最重要的就是得民心,这就需要领头人做实事、办难事。”一个村党支部书记连任3届干了8年,百姓们有口皆碑,徐爱平也给自己打80分,来看看他到底都干了哪些实事?

  穷,也要帮村民建起配套措施

  徐爱平没当村书记时,自己开了个厂,小日子过的也不错。2007年,组织上安排他到鸦鹊村工作,其实徐爱平犹豫了一下。为啥?因为鸦鹊村穷。鸦鹊村是罗溪镇的一个大村子,全村2400多人,但长期单一靠种地,所以村级经济较为薄弱。到2007年,集体经济年收入仅有10万余元。多数农民生活贫苦,村上基本没有公共事业,村容村貌环境落后。“我就是鸦鹊村长大,是有感情的。让我当村干部,就当吧。我相信只要自己尽心、尽力,总能办好的。”徐爱平说。

  上任后,徐爱平就想办法筹钱。除了去上级有关部门去“磨嘴皮”,争取资金,徐爱平也得到了本村企业家的支持。“和徐爱平做了十几年的朋友了,知道他是干实事的,他自己也带头捐钱了。”企业家汤小荣说,当时听说要搞健身广场,他立马捐钱了。很快,筹来的27.5万元在原村委前建设了一个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并配备了健身器材、篮球场等。用同样的方法,徐爱平修筑了贯通全村20个村民小组的村级大道,硬化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

  难,也要帮村民增收脱贫

  如何把低产出、低效益变成高产出、高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徐爱平牵头,通过党支部集体研究决定,在本村传统种植项目——种丝瓜上大做文章,并辟出300余亩土地,让有种植丝瓜经验的村干部扩大规模,带动左邻右舍成立了农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丝瓜种植。迄今为止,全村发展150多个丝瓜种植户,种植面积达500余亩。

  村里的困难户一直是徐爱平的重点关心的对象。“多一点关注、多一点体贴,要让他们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徐爱平除了平时自己500、800元的自掏腰包帮助困难户,还积极主动的帮他们谋生计。

  退伍军人蒋采金,原在部队曾立过三等功,还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却在一次国防施工中不幸受伤致残。他退伍后与老母亲相依为命,生活比较困难。徐爱平出了建议让蒋采金做花木经销,并主动借了2万元。“当时,徐书记一直跟我说别把借钱的事儿放在心上,好好干就行。”蒋采金回忆当年,真是太感激徐爱平的雪中送炭。因为讲诚信、人缘又好,蒋采金花木营销得红红火火,第二年就赚了两万多元。如今,他现在还帮人管理花木,一年已经有7、8万元的收入。

  善,汇聚起全村的凝聚力

  徐爱平还记得当他来到村里工作时,该村的人心不稳,党组织活动力不强,多年来该村党支部选不出连任的支部书记,曾几度由上级党委安排镇上的干部来兼任村书记,是罗溪镇较为薄弱的村委之一。“没有凝聚力,怎么搞得好?”徐爱平觉得这是问题的关键。

  徐爱平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把敬老爱老活动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来履行,因此鸦鹊村在2011年在全镇率先成立了第一家“慈善扶贫助困救济基金会”,徐爱平带头捐款10000元,给大家做了榜样,感动了许多企业老板和社会知名人士,很快基金会账上有了13万余元的金额,当年对困难群众发放了万余元,让困难群众安心过新年。

  2012年徐爱平又发动群众进一步把尊老敬老工作做大,在春节前对全村(原鸦鹊村)91名8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慰问,每位老人拿到了尊老金600元,去年,鸦鹊和幸福两村合并后,对全村189位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600元的尊老金,对90岁以上的11位老人发放1000元的尊老金,共计发放了125000元。在徐爱平同志的影响下,社会许多知名人士,不但有本村的而且有外村的,外镇的也踊跃参加的慈善的队伍中来,社会风气越来越好。村里人都说,社会上有徐爱平这样的村书记为群众服务,做群众的贴心人,人民才感到有了真正的幸福。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