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常州好人”揭晓 巢建中坚持义诊9年 |
发布日期:2014-07-14 |
66岁,钟楼区永红街道东方村委居民。 巢建中从厂医岗位退休后,坚持在家义诊9年。他坐堂看病,不开药也不收费,深受村民喜欢。9年来,他义务量血压8352次,针灸、拔火罐882人次,推拿252人次。只要别人一个求助电话,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白天夜晚,他都立马赶去。
67岁,天宁区茶山街道富强新村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 从2006年起,她默默承担起照料中风两次、无法出门的空巢老人陆凤英的责任。她经常买菜送上门,还帮老人洗衣做饭。2012年的一天,蒋益华意外摔倒致半月板撕裂,陆凤英再也不肯让她送菜上门了,蒋益华便想了个办法,用篮子把菜吊到楼上。去年5月,蒋益华被查出患上了肝癌,但她仍坚持为陆凤英送菜。
38岁,金坛市朱林镇西岗高桥村村民。 6岁时,肖志俊触电失去了双臂肘部以下部分。他身残志坚,学着自己吃饭、写字,读完了中专,甚至学会了骑自行车。工厂改制下岗后,肖志俊一边卖手机,一边学着修手机、修电脑,他靠手肘一处凸出的骨头用力,再用牙齿帮忙,而且分文不收。
新北区一位外来务工者,去世时才19岁。 2013年3月6日,陈汉林和工友驾驶摩托三轮车经过小河地段238省道时,在马路中央发现倒地不起的一名妇女,两人立马下车查看,并报警;同时,在马路上指挥交通,提醒车辆绕行。正在这时,一个酒驾司机开车狠狠地撞向了他们,逃逸时又再次碾压了受伤妇女。陈汉林和伤者经医院全力抢救均无效死亡。
62岁,戚墅堰区曙光村委曹家塘村民,金业化工厂门卫。 2011年5月的一天,正在门卫值班的曹耀平忽然听见有人大声呼喊“有小孩落到水里啦!”他立刻循声飞奔过去,不假思索跳入河中将小孩救起。上岸后,他看到还有一双鞋子,又再次入水,救上来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曹耀平顾不得精疲力竭、发抖不止的身体,立刻对两个孩子实施了紧急救助。
45岁,双桂坊美食街名点铺店长。 自开业进驻双桂坊以来,赵健始终坚守传统点心技艺,并努力钻研,寻求突破;他采购新鲜原材料,注重安全卫生,不短斤少两,保证产品质量;他倡议全场统一面粉使用,为双桂坊食品安全筑起一道屏障。
37岁,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治医师,第25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成员。 到达桑给巴尔的第一天,陈庆就不顾传染病的危险,在卫生环境极差的情况下,为一名产妇实施了剖宫产手术,赢得了一致赞赏。 从医10年,陈庆从未发生差错事故。科室只要有急症手术需要加班,她也总是冲在最前面。
32岁,溧阳市车管所服务大厅民警。 初到车管所,徐丽虚心向老民警学习,担起了管理窗口所有业务的重任。每天她总是第一个到单位,最后一个离开。作为岗位负责人,她的工作量是最大的,自从2012年11月以来,她共受理各类机动车业务1.5万余起,驾驶证业务2.3万余起,帮助群众解决各种疑难问题1500余件,赢得了一致好评。
23岁,金坛市金城镇韦家村村民。 2006年,王琴的母亲因为车祸瘫痪,而父亲工作太忙。王琴毅然退学在家服侍母亲,已经整整7个年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她还坚持要带着瘫痪的母亲出嫁。为贴补家用,她托邻居、朋友带些服装手工活回家做。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母亲恢复了部分记忆,可以和女儿简单对话,甚至能自己握着筷子吃饭了。
60岁,新北区新桥镇朱家弄村委楼只村村民。 30年前,张来英经人介绍认识了丈夫蒋三伟。当时,婆婆年老体弱,两个大伯孤身未娶,身体也不好,家里还欠着一屁股债。张来英坚强地挑起了照顾全家的重担。结婚30年,婆媳从没有红过脸。在村里,她也是个热心人。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