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遥观66岁老奶奶自费补路 触动政府职能部门
发布日期:2014-07-15

  本报热线86633355 戚区与武进遥观交界处一段百余米的路段上有一个深坑,两年来不知“坑”了多少人。这段路该由谁来管?戚墅堰区和武进区两部门存在争议。近日,当地一66岁老太自费补路,感动了无数市民(本报7月11日曾作报道)。报道刊出后,引发了市民热议。昨天,就该争议路段,戚区和武进方面作出表态:今后发现此类问题,不分责任,先花精力把具体问题解决,争议问题双方主动协商解决。

  “我看到文章都感动地哭了。”11日,一位读者专门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他说,看了当天本报的报道《遥观66岁老奶奶自费补路》一文后非常感动。这位读者称,他自己也住在附近,那个坑之前也经常留意过,当时想着总会有人去修的,所以就没有行动。没想到一个66岁的老太会去修。除了感动之外,这位读者还觉得有些自责,“这本来就是件举手之劳,有时总想着别人会去做的。”这位读者表示,他今后将向这位老奶奶学习,要“日行一善”。

  除了感动之外,也有一些读者对相关政府部门的做法挑起了刺。有读者称,修补一个小坑洞本来不算大事,但在相关政府部门看来,却非要先搞清楚是谁的责任,实际上这是一种懒政行为。

  昨天,戚区和武进相关职能部门就此问题纷纷做了积极表态。戚区建设局对此表示,现在再去讨论这段路到底属于哪个部门管养,已没有必要,这对老百姓也不负责任。“因历史遗留问题,戚区和武进遥观的交界地带很长,有些地段划分也非常复杂。今后在两地交界处,如果再出现此类问题,作为戚区一方,无论是市民向我们反映还是我们日常巡查中发现的,首先把问题解决,至于后续操作,我们跟武进方面协商。”

  武进方面也对此表示,“今后再遇到类似问题,我们将和相关部门一起协商,首先考虑老百姓的利益,而不是先论到底是谁的责任。”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