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破解执法难题 我市成立首个城管巡回法庭 |
发布日期:2014-07-18 |
肩负着维护城市环境秩序的重任,却又常常挨骂,城管在执法中常常面临尴尬局面。16日,我市首家城管巡回法庭在钟楼区挂牌成立,尝试破解执法难题。 小案子移交法院走程序,很耽误执行时间 在钟楼区城管大楼一间十来平米的办公室内,设置着“审判长”“书记员”“申请人”等席位,门口挂着“城市管理巡回法庭”八个大字,今后,这里将作为城管行政处罚召开非诉案件听证会与审理行政诉讼案件的主要场所。 据了解,城管巡回法庭主要受理如下案件:市容管理方面行政处罚强制执行案件,不服城管部门处罚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以及起诉城管部门不履行职责案件。法院行政庭定期指派法官到巡回法庭,进行非诉听证,行政诉讼案件审理,接待当事人咨询、来访。 钟楼区城管执法大队受理中心主任于亚民告诉记者,城管肩负着城市管理职责,没有强制执行权,在行政处罚过程中,经常遇到推诿扯皮的现象。与执法对象小则口角,大则动手,成为全国各地城管执法中常见的现象。有了城管巡回法庭,可以在执法过程中更加依法办事。 此外,这也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去年,钟楼区城管执法大队共有100多件案件移交法院,主要是市容类,包括店外占道经营、乱堆放、违章设置广告等。于亚民说:“每个案件案值也就几百元,我们通常是集齐一批案件移交法院。但这么一来,有些城市脏乱差的问题推迟了解决时间,老百姓意见非常大。” 法庭在城管大楼内挂牌,能否一碗水端平 此次城管巡回法庭又是在城管大楼内挂牌,不少市民质疑巡回法庭能否做到公正与公平。 对此,钟楼区法院行政庭法官诸天舒表示,从性质上看,城管巡回法庭,是法院的临时派出机构,由资深法官和一定数量的人民陪审员组成,独立对案件作出裁决并依法执行。 “城管案件主要是非诉案件居多,也就是说,城管开出行政处罚决定后,执法对象既不履行,也不提请诉讼,或是申请复议。”对于城管移交的案件,首先就是审查城管处罚的合法性,包括处罚事实是否存在、处罚程序是否合法、处罚的法律依据及金额是否恰当。“比如说占道经营,城管不可能第一次就处罚,肯定要经过劝说、发放整改通知书等流程。如果任何一项存在问题,那行政处罚就是无效的。” 诸天舒认为,对于城管处罚的合法性的审查,是对城管公开透明执法的监督;对执法对象而言,也是在保护其合法权益。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