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史墅村委建立“爱心角” 闲置物品找到新主人
发布日期:2014-07-18

  “这里还有小孩的玩具吗?”“‘爱心角’什么时候再对外开放?”截至7月17日,新桥镇史墅村委门前仍不时有人前来询问关于近日开展的妇女儿童之家“爱心角”活动。这个“爱心角”11日正式对外开放,凡是当地生活困难的村民及外来人口,凭借身份证都可以领取自己所需的物品。

  据了解,史墅村委辖区内有11个自然村,常驻人口约1500余人,流动人口约3000余人。为了帮扶村里的外来流动人口以及贫困家庭,该村委于本月9日起已经开始试水妇女儿童之家“爱心角”,用于接受当地村民以及妇联志愿者捐赠的闲置物品,两天后,正式向村民开放。

  1.5米的夏凉席,正好给大孙女体育集训

  老家安徽蚌埠的刘素珍搬来杨家村已有3个年头,在当地租了9亩地,做蔬菜批发生意,一家老小6口人都住在自家临时搭建的大棚里。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家具,仅有的两张床和木质桌子,也因常年潮湿泡烂了脚。

  小孙女听说“爱心角”有东西领,一早就拉上刘素珍去了村委。“上午9点的时候,门口就排了好长的队,估计得有100多号人。”刘素珍说,那天人实在多,她只好通过窗户缝看“爱心角”里有什么东西,正好看见一张1.5米的夏凉席,想到大孙女今年夏天要留在学校进行体育集训,就领了一张席子。另外还给两个孙女挑了一件白色纯棉T恤,一条粉红色的九分裤。“这些衣服差不多跟新的一样,拿回来可把我两个孙女高兴坏了。”

  当天上午天气炎热,刘素珍特地从家里拿来一筐刚买的西瓜,给村民们解暑。“空心菜、茄子、辣椒……只要我家地里的菜,你们尽管来摘,别跟我客气。”

  “爱心角”让她找到了闲置物品再利用的新途径

  前天,家住杨家村的谈留珍给“爱心角”送来了玩具、鞋子及20余件衣服。她是健身广场的保洁员,土生土长的村里人。年过五旬的她收入微薄,家中还有一个常年卧病在床的78岁老婆婆,每年仅医药费就要开销万元。

  “虽然我家并不富裕,但是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暖人心,只要我有的,我一定会捐出来。”谈留珍说,前一天,她特地把家里闲置的东西都收集起来,洗干净了打包带来。记者在与她交谈中得知,其实这些衣服也不是她的,是当地家庭条件好的人穿过后送给她,而她因为个子大,好多衣服都穿不了,扔了又可惜。“爱心角”的建立,让她找到了闲置物品再利用的新途径,还可以拉近邻里关系。

  史墅村委计划实现爱心循环

  “我们没想到活动反响会有这么好。”新桥镇史墅村委妇女主任张莉告诉记者,活动当天他们筹集了衣服1000余件、玩具60余个、书籍100余本,洗发水、洗洁精、电饭锅等生活用品十余件,不到两个小时就发放得所剩无几,这两天仍然有人不断前来询问“爱心角”开放的问题。

  为了规范化管理,实现爱心循环,该村委计划“爱心角”活动初始阶段每半个月集中开放一次,后根据搜集物资情况确定开放时间。此外,活动将以“以物易物”“爱心义卖”“跳蚤市场”等形式呈现,让外来人口不仅接受简单的帮助,还可以成为“爱心角”的主人。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