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武进乡村少年宫全覆盖:一所学校 一种特色
发布日期:2014-04-30

  10个兴趣室分布在3个楼面,书法、象棋、绘画、古筝、舞蹈、动画制作、乒乓、车模航模……由孩子们自己选择,大家玩得开心、学得专心。除此之外,学校还开放了图书室,近3万册图书供学生们借阅。

  这并不是城市里规模较大的少年宫的专属。上个周末,记者来到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偏远地区的九里小学,看到了这里的“乐之者”乡村学校少年宫。

  像这样的乡村少年宫,武进区自2011年8月起,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目前已经筹建了22所,覆盖了全区所有乡镇。

  加上城市少年宫,全区达标少年宫已有26所。每年,约有2万余人次的青少年在这里参加活动,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得到了丰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里的乡村少年宫大多设施简单,辅导员也是以学校教师“一师两用”和志愿者义务服务为主。是什么给孩子们这么大的吸引力?

  常州市武进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陆浩给出了答案:特色。

  常州市武进区的各个乡镇都有各自浓郁的地方文化。在恽南田的故乡马杭镇,孩子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专业的书画培训和熏陶——马杭乡村学校少年宫开设了恽南田书舍,开设书画特色课程,展出恽南田及其后人的作品(仿制)。

  而在抗联名将冯仲云曾就读的余巷小学(现横林中心小学),学校少年宫创建了红史馆,开设了“红色经典诵读”课程,形成了独特的红色阅读文化。

  每一所学校少年宫都开发了自己的优势,创出了1-2个品牌项目,用特色吸引孩子。

  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谢焕明介绍,目前亮点比较突出的有湟里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三模项目、洛阳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机器人项目、遥观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书法项目、星辰城市学校少年宫的乒乓球项目等。这些项目有效结合本地、本校的历史文化,既有专业优势,又有群众基础,不仅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锻炼了他们的各项技能,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质;还多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赢得了荣誉,获得较高的社会声誉,形成了一种“多赢”的局面。

  依托这些特色课程,武进区还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巩固和展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比如每年的“红色经典教育”活动,通过带领孩子们参与烈士陵园扫墓、入队仪式、红心向党歌咏比赛、红色经典诵读等活动,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红色教育热潮,激发了全区未成年人学习红色文化的兴趣,促使他们把红色教育精髓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各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还广泛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活动,通过校园情景剧表演、亲子活动、手抄报展览等等,引导全区农村未成年人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尊敬老师、在外遵守公共秩序等道德品质,全面提升未成年人的个人道德素养。

  记者了解到,武进区今年将发挥已建成少年宫的示范引领作用,指导帮助新建1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争取到2015年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

  【延伸】

  目前常州市共建成77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了对37个乡镇的全覆盖。其中,金坛市直溪中心小学、溧阳市别桥中心小学、平桥小学、武进区九里小学等4所中央支持项目和15所省级支持项目均运转良好、特色鲜明、成效显着,在成为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优秀“样板”的同时,还为新建的少年宫提供指导与帮助,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目前,77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已设立各类学生社团1009个,吸引了34000多未成年人参与;全市已有专兼职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2400多人,其中各级各类志愿者420多人,占比约18%。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