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三创三先,融入江苏人精神血脉
发布日期:2014-05-06

  编者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近年来,江苏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近日又专门出台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一组系列报道,总结展示我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特色做法和亮点,以推动全省上下进一步筑牢这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敬请关注。

  记者从省委宣传部获悉,一部“三创三先之星”人物作品集即将出版。

  这批“三创三先之星”,是优秀江苏人的集体写照。在这块土地上,人民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勇于创优,为江苏在全国争科学发展之先、领社会和谐之先、率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先赢得了傲人地位。

  “三创三先”精神,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人民精神风貌的凝炼。无论是当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时,苏南农民“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排除千难万险”的“四千四万”精神,还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的争创一流的张家港精神、勇于争先的昆山之路精神、华西精神等,都是“三创三先”精神在江苏改革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生动表现和典型阐释,激励着全省干部群众开拓创新、不断前进。

  2012年,省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引导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三创三先”实践,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更营造了人人争当“三创三先”典型的热烈氛围。刚刚出台的江苏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让“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广为弘扬。

  勤劳的江苏人,依靠艰苦创业书写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张家港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栋材是这么想的。永联村曾是张家港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改革开放以来,永联村抓住机遇,经历以工兴村、轧钢富村、并队扩村、炼钢强村等阶段,发展成为苏南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行政村之一,展现出一幅小镇水乡、花园工厂、现代农庄、文明风尚的美丽图景。吴栋材则被誉为“永久牌”村官。

  年青一代的大学生村官也是这么想的。徐州市铜山区大学生村官刘尊龙24岁当上村“一把手”。在这个有名的经济薄弱村、信访村,各种矛盾长期累积,村民们一度质疑甚至敌视这个外来的“孩子书记”。刘尊龙顶着压力实干,使村里有了第一条水泥路、第一个文化广场、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终于赢得村民的信任。

  开拓创新,勇于突破重重观念和制度障碍,已经融入江苏人的精神血脉。

  打开面前的LED灯,柔和的光线洒下来,配合手机摄像头,就可以完成信息的传输。这是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肖虎和同事正在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可见光通讯技术研究。科幻电影一般的场景,也许用不了多久就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2012年2月,尤肖虎团队的“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是我国无线通讯技术领域的第一个技术发明一等奖项。“要想在世界通讯业取得话语权,中国必须有制定规则的能力。”尤肖虎说。

  江苏人以创新精神,造就这样一组过硬的数据:全省人才贡献率达34.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较上年增长15%,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跃居全国前列,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

  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优秀,是很多普通江苏人对待职业的态度。

  没有这样的态度,一辆雷锋车拉不了半个世纪。“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的“雷锋车”精神,成为一座城市的精神财富、道德高度。自从去年被中宣部选树为全国重大典型,这一精神更辐射到全国。“我从一名雷锋车手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这说明,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能创造出优秀的成绩。”80后“雷锋车”手权太琦在普通岗位上体会到这一份成就感。

  唐真亚是淮安市洪泽县邮政局老子山支局一名普通的投递员。多年来,他风雨无阻,水陆兼顾,坚持每天划船投递湖区邮件,累计水陆出班各2200多次,行程约20万公里,投递报刊82.6万份、信件3万多件。他的服务范围达300多平方公里,其中90%为湖面。打开这条水上邮路的唐真亚,被渔民亲切地称为“大湖鸿雁”。

  郑美琴,泰州市工商局海陵分局的一名基层干部。31年来,她几乎没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电话一来就动身,调处消费纠纷3万多件,成功率达95%以上。如今,泰州市区多家大型商场超市设立了“郑美琴维权工作室”,郑美琴式工商干部,成为百姓贴心人。

  本报记者 王晓映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