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惠芳:孝老爱亲树美德,十三年如一日地坚守 |
发布日期:2014-06-18 |
新北区河海街道阳光社区天润园居民薛惠芳,是武进区机关幼儿园的退休保育员。作为一名传统的普通女性,她把孝顺父母,孝敬婆婆作为一件心头大事,记在心里,并付诸于行动。在父母眼里她是孝顺的女儿,在公婆心中她是信赖的儿媳。 今年54岁的薛惠芳与86岁的婆婆杜佩洁原来是机关幼儿园的同事,现在是婆媳关系。自从公公去世后,她和老公范刚就与婆婆共同生活了在一起,这一住就是十三年。婆婆上了年纪,眼睛高度近视达一千多度,薛惠芳总是竭尽所能,为婆婆送去温馨和舒适,让婆婆能尽情地安享晚年。一日三餐薛惠芳都端到婆婆手中,每天荤素搭配,按照婆婆喜欢口味换着花样准备。每隔几天,她就给婆婆洗澡,替婆婆搓背、抠耳朵、剪指甲、理发。每到冬天,她总是将事先准备好的电热水袋充好电后放在婆婆的被子里,替婆婆料理好一切,不是女儿胜似女儿,在日常的生活中,薛惠芳总能抓住点滴,抓住细节,在她心中,婆婆和父母都一样重要。在细心照顾婆婆的同时,薛惠芳每周都要抽空回娘家看望父母,每次回去都必须要在早晨七点前到父母家,因为十点钟前她就要赶回家中准备婆婆的中饭。由于自己的父母的年龄都是87岁高龄了,买菜不方便,所以每次回去薛惠芳都要买好食材,一到家后就替父母烧饭,洗衣服,打扫卫生,陪父母在小区散散步、谈谈心、锻炼身体,给母亲梳梳头,给父亲做按摩,尽一个为人子女应该尽的义务。 薛惠芳与妯娌之间的关系也十分融洽。有一次妯娌生病,住院半个多月,她每天安排好婆婆的起居后,就赶去医院送饭,晚上陪床照顾,周围的人都以为她们是亲姐妹。在她的促使下,家中的长辈经常往来,相互尊重,其乐融融。 在与邻居相处过程中,薛惠芳总是抱着“邻居好赛金宝”的思想,大家住在一个小区就应该互相帮助。有一次602室居民把一串钥匙落在了门上,薛惠芳看到后把钥匙拔出暂时保管,并写了张字条贴在门上,让邻居看见后到她家中来拿。还有一次,她在菜场买菜,遇到一位年老的邻居手中提了很多的菜,担心老人拿不动,她就主动把邻居的菜放在了自己的推车里,并把老人送回了家。薛惠芳始终觉得相邻而居是一种缘分,邻里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是文明社会的一个缩影。 薛惠芳平时也是位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热心人,她是社区老年舞蹈队的一员,并代表社区参加了今年的“常州市中老年健身操大赛”。她也热衷于社区公益活动,积极参加了今年河海街道“H5次方”公益嘉年华启动仪式,她将自己亲手做的棉鞋参加手工艺品义卖活动,并将所得款全部捐出,为需要帮助的人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 感动春风化雨,感动润物无声。薛惠芳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平凡中高扬道德风帆,现在的她也已是一名退休人员,也是为人母,但她却仍不忘自己的父亲从小对她的教育“百事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自己的女儿树立了榜样。在平凡中体现了真诚,在日常中倾注了关爱,孝敬长辈,和睦邻里,热衷公益,奏响了一曲孝老爱亲的乐章。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