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天宁区居民家门口有健康小屋 每天可自助体检
发布日期:2014-06-19

  一大早,住在国泰新都社区的骆大爷就来到了社区居委会里的“健康小屋”。“是不是心脏又不舒服了?”一见到骆大爷,医师储晓春就问道。心电图做下来,确实有些不稳定。医生关照了几条注意事项,嘱咐骆大爷赶快回家休息。

  在天宁区,像这样的健康小屋,从2012年至今已建成了22家,覆盖天宁区6个街道,其中企业为回馈社会投入资金建成的3家,政府投入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成的有19家。先后投入500余万元用于硬件配备及信息化建设,建设总面积达900多平方米,各类仪器设备达200余台。健康小屋的选址也都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市民家门口、闹市区、人群集聚地设点布点,基本形成“十五分钟健康服务圈”。

  国泰新都的“健康小屋”除了基本的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还有心血管功能测量仪、人体成分分析仪、骨密度仪、肺功能检测仪、动脉硬化检测仪、十二导联心电图机等等,可以开展10多项检测项目,针对性开展对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心脑血管和慢阻肺等疾病的高危人群筛查。

  储医生说,骆大爷的心脏一直不太好,还常年照顾着卧床的老伴,有个头疼脑热不舒服,都会来健康小屋做检查。“自从健康小屋进了社区,大部分居民都来做过体检,建立了健康档案。还有不少人经常来咨询医疗、养生知识,大家已经很熟悉了。”

  目前,天宁区健康小屋每天能开展500余人的健康自助体检。在红梅新村,健康小屋正在给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做体检、建档案。每天由工作人员给老人打电话约定时间,免得老人来回奔波或等待太久。“以前从来没有做过比较全面的体检,这是第一次,”年过六旬的居民张华告诉记者,“离家这么近,又不像大医院那么挤,医生也很耐心,给了很多健康指导意见。”

  据天宁区疾控中心介绍,天宁区健康小屋以形成“医患合作、人机互动、健康自理”为核心的行为干预服务模式为目标,从而实现社区卫生服务逐渐从发病后治疗向发病前预防转变,从医疗保健服务向全程健康干预转变。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家庭医生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在每个健康小屋点上,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精通业务、沟通能力强的家庭医生1至2名组成健康监测团队,把优质的健康服务直接送进社区。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