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学校”:48名志愿者为老服务千余次 |
发布日期:2019-11-08 来源:常州日报 |
“真香!”“这个咖喱鸡丁的颜色也好看!”11月5日,在红梅街道润德半岛小区12幢的活动室,20多人围着来缘大酒店的厨师长。只听油锅滋滋响,阵阵香气便扑鼻而来。这是锦绣东苑社区“天福管家志愿者服务中心”联合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等单位组织的第八次“社区烹饪课”(如图)。60多岁的陆英英阿姨就是烹饪课的铁杆“粉丝”,当天的课一结束,她就赶到超市买食材,准备晚上给孙辈们露一手。
![]() “50后”是与共和国同成长的一代,经历了不少坎坷,不少人对电脑、手机几乎一窍不通。手机学堂打开了“50后”的这个禁区,让他们甚至比他们更年长的老人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既方便了他们的生活,也为志愿者联络交流信息提供了便利。锦绣东苑志愿者陈福全,在上课前,主要任务是监督上高中的孙女学习,不让她长时间玩手机。上了手机学堂后,现在围绕志愿者活动的手机联络、定位、拍照等得心应手,整天捧着手机。现在孙女反过来要“管”他,提醒他别一直看手机。这件事也成了学员中间的佳话。 志愿者服务中心成立一年多以来,48名志愿者和五六十位服务对象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志愿者看望服务对象,服务对象惦记志愿者,彼此如兄弟姐妹。同时,志愿者把“社区管家”的事一肩挑,物管、业委会的事也都参与其中,带动小区自治氛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志愿服务也难免会受委屈或遇到困难,这时,社区、天福团队就会给他们做心理疏导和安抚。莫兆鹏说,锦绣东苑志愿者在提供服务时,都有一种不约而同的感受,就是服务他人的同时,愉悦了自己。“做点好事、善事,就有种说不出来的快感,大概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吧。”(童华岗图文报道)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