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钟楼:青少年志愿服务队用爱点亮家园
发布日期:2025-09-19

在永红街道清潭三社区的街头巷尾,活跃着一群可爱的“社区小主任”,他们穿着鲜艳的志愿服,穿梭在楼栋之间、广场之上,用稚嫩却坚定的行动为社区注入青春活力。这支由清潭三社区牵头组建的 “社区小主任” 青少年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便以 “小小身影担责任,社区服务共成长” 为宗旨,吸引辖区6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成为连接社区与居民的暖心纽带。

青春力量齐集结

日常治理勇担当

在社区的日常治理中,“社区小主任”的身影无处不在。每周日上午的“环保小卫士”行动是服务队的固定项目,孩子们带着垃圾袋和夹子,沿着社区花园、绿化带、健身步道仔细清理烟头、纸屑等杂物,还会向居民发放环保手册,宣传垃圾分类、文明养犬知识。“社区小主任”小袁自豪地说:“以前总看到广场上有垃圾,现在我们自己动手清理,大家也更自觉地保持环境整洁了。”

除了环境维护,“社区小主任”们还化身 “银发守护者”,定期走访社区独居老人。他们陪老人聊天解闷,有些孩子化身 “科技小老师”,耐心教老人操作智能手机:先帮老人调大字体和音量,再一步一步演示微信添加好友、发起视频通话的步骤,遇到老人记不住的地方就手绘简易操作图贴在手机背面。“张奶奶,您看这样点这个绿色的图标,就能看到远在外地的孙子啦!”服务队成员豆豆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如今不少老人已经能熟练用视频通话与家人联系,还会跟着孩子们教的方法看新闻、查天气、网上购物。

“社区小主任”志愿服务队用真诚的陪伴与细致的帮扶,为社区内老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温暖与活力,让社区成为老年人安心依靠的 “幸福港湾”。

成长路上恒奉献

文化传承活力扬

每逢传统节日,服务队成员化身为“文化小使者”更是忙得热火朝天。春节前组织写春联送祝福活动,孩子们挥毫泼墨将祝福送进千家万户;端午节包粽子、送香囊,与居民共话民俗传承;重阳节策划 “敬老茶话会”,编排文艺节目送上欢乐。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更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假期服务不打烊

特殊关爱暖心房

在暑寒假期间,社区开设的公益托班成了 “社区小主任”新的服务阵地。得知暑托班需要志愿者协助照顾困境儿童和残疾儿童,服务队成员们纷纷主动报名,投入到公益服务中。

他们陪行动不便的残疾儿童做康复游戏,耐心引导困境儿童融入集体;在手工活动环节,手把手教孩子们画画、剪窗花,让孩子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小曹以前不爱说话,现在每天都会主动跟我们分享他画的画。”负责托班志愿服务的小蒲开心地说。“社区小主任”的陪伴与帮助,不仅助力解决了特殊家庭假期照护难的问题,更让困境儿童和残疾儿童在关爱中收获了快乐与成长。

清潭三社区“社区小主任”青少年志愿服务队的成立,为青少年搭建了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让孩子们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学会了责任与担当。社区居民表示:“这些孩子用真诚和热情打动了每一位居民,行动不仅改善了社区环境,更拉近了邻里距离。”如今,“社区小主任 ”已成为社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他们用青春力量书写着志愿服务的暖心故事,也让奉献、友爱、互助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