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第一年;是全市人民围绕“富民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加速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是进一步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一年。搞好今年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对于加快我市的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央、省文明委要求和市九届三次全委(扩大)会精神,2003年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从我市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出发,弘扬民族精神,加强诚信建设,深化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动员和激励全市人民为实现我市“富民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2003年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围绕一条主线、抓好二个结合、拓展三方面的工作。即紧紧围绕十六大精神的宣传、贯彻、落实这条主线;与学习型城市建设、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相结合,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工程等三大工作。
一、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1、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根据十六大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和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创建工作中的教育活动要与我市开展的“抢抓新机遇,推进新跨跃”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四进社区”、“诚信杯”职业道德建设竞赛等活动相结合,突出民族精神和公民道德这两个主题,有序推进。民族精神教育重点围绕“爱国主义”,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主要内容,坚持从青少年抓起、从具体事情抓起,选择重大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注意发挥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教育中的作用。公民道德教育要重点围绕“诚信”二字,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通过组织开展“诚信杯”职业道德建设百日竞赛、“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实施“文明交通工程”和深入开展志愿者活动,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和养成。下半年我市将举办“常州市弘扬民族精神--公民道德建设演讲大赛”,由全市各条战线的代表,以自己身边发生的人和事为主,围绕“诚信”这个主题进行演讲,弘扬一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模范实践者。
2、搞好道德建设实践活动。要以纪念开展学习雷锋精神活动40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在3月5日前后组织有一定规模的志愿者奉献活动,在全市掀起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高潮。全市各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要结合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等重大中心工作,广泛开展环境整治、文明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各种形式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在提供公益服务的同时,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今年我市将举办“公民道德建设”行业形象系列展示活动,由全市各文明行业参创单位自主组织各种形式的优质服务和志愿者奉献活动,展示自己文明行业创建的成果。
3、繁荣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要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围绕“诚信”这个重点,以二十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为内容,进一步繁荣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和家庭文化,寓教于快乐,使群众在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受到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教育。今年我市将举办“公民道德建设”夏季广场文化展演活动,由全市各文明社区在市中心广场轮流展示自己多姿多彩的文化成果。
4、发挥楷模的教育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的意义。要精心组织好2001-2002年度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各类先进典型的评选表彰工作,努力把一批体现“三个代表”要求、具有时代意义的先进典型选树出来,使之成为全社会学习的榜样。要加大对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村镇等各类创建工作示范点的培育力度,更好地发挥各类示范点在创建工作中的示范引导作用。全市各新闻媒体要进一步加大对各类精神文明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开设专栏,精心策划,办出特色,形成系列。全市各城市广告经营单位要进一步加大公益广告宣传的比重,精心策划设计一批社会公德宣传主题突出、创意新颖、格调高的公益广告,在宣传群众的同时,美化城市的文化氛围。
二、以学习型城市建设为载体,深化各类创建活动。
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市委在深刻分析我市现代化建设所面对的各种条件和因素后,作出的战略决策,也是我市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相结合,推进各类创建活动,是今年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1、进一步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重点抓好优化“六大环境”,搞好两个结合,提升三个方面的水平。今年文明城市创建要在优化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上下功夫。要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相结合,把学习型城市建设作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新平台,充分发挥学习型城市建设在提升市民综合文明素质、城市现代文明形象中的重要作用;要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相结合,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基础创建工作、“讲文明,树新风”专项实践活动等,为我市今年两大创建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要适应我市城市化发展的新要求,积极构建文明城市建设新格局,使创建工作主动从主城区向新城区推进,形成市带区、区带镇、镇带村一体化创建的新局面;要适应现代城市个性化发展的新要求,围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优化公共服务功能、打造城市文明亮点开展创建工作,努力塑造常州的城市特色;要按照文明创建真正让群众受益的原则,把群众反映的热点作为工作的重点,从实际出发排出一批实事,抓紧抓好,使群众从创建的实践中体会党和政府的温暖。市文明委决定从今年起组织常州市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城区的评比工作,从市民言行文明、环境整洁优美、社会秩序良好、各类服务优质、群众文化繁荣、基础创建扎实、组织领导有力等六个方面进行考核,以保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扎实进行。
2、进一步深化文明行业创建工作。文明行业创建工作要与学习型系统、学习型企业的创建工作相结合,以强化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文明优质服务水平、塑造良好城市窗口形象为目标,以建设“诚信”行业、“诚信”企业为抓手,以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承诺制、公示制、“一门式”服务和强化社会服务热线联动体系建设为主要抓手,以各系统文明服务窗口建设为重点来深入推进。文明行业的评比将加大社会评议的比重,促进各文明行业参创单位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在有条件的直接面向社会的服务行业,如出租车等行业,组织文明服务星级评比工作的试点。在旅游业进一步开展创建文明旅游风景区活动,强化导游队伍的文明服务素质建设,努力将旅游业建设成为展示常州文明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3、进一步深化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文明社区创建工作要与学习型社区的创建工作相结合,以提高居民综合素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美化居民生活环境、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为目标,以科教、法律、文体、卫生“四进社区”活动为抓手,以社区文化中心、市民文明学校为主要教育阵地,以学习型文明楼道、学习型文明家庭的创建工作为基础来深入推进。通过创建活动,使社区居民进一步提高社会公德意识,了解现代科技常识,掌握法律法规知识;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美化社区居住环境,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4、进一步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要与学习型村镇的创建工作相结合,以提高农村群众的整体素质、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创建“六好文明村镇”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十星级学习型文明户、五好学习型文明家庭和学习型特色家庭创建工作为基础来深入推进。通过创建活动,把党的方针政策、实用农村科技知识送到千家万户;通过创建活动,使农村形成科学良好的道德风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创建活动,切实推动农村的小城镇建设,推动村镇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要继续推进现代农民教育工程,搞好农村科技超市建设和农村科技知识学习月活动。要积极繁荣农村群众文化,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常下乡活动。
5、进一步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和各类共建活动要与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相结合,以提高各类组织的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干部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工作业务能力和学习力、创新力为目标,以学习型文明班组、科室创建工作和争当学习型文明职工活动为基础来深入推进。要加强对转制企业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指导,加大调整力度、优化创建结构,切实保证文明单位的创建质量。要加大民营企业创建文明单位的力度,扩大民营企业创建文明单位的范围,在规模大、基础好、创建工作扎实、社会认可度高的民营企业中选树一批文明单位标兵。要进一步深化军民共建、企社共建、企企共建工作,推动军民共建向社区发展,搞好行业、企业创建进社区活动。
三、探索创建工作规律,夯实创建工作基础。
按照十六大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创新工作的思路、内容、方法和机制,是保持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前提。
1、搞好机制创新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是保证创建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基础。要按照精神文明建设齐抓共管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由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有关创建部门密切协作、党政群团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各负其责的创建机制,使创建工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完善在统一规划基础上建立的分级投入机制,使市、区、街道乡镇、企业社区在投入上形成合力;要综合发挥新闻媒介、市民督察团、意见箱、举报电话等的监督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健康开展。
2、搞好队伍建设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保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扎实开展的重要前提。要继续贯彻好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队伍建设,把一批素质较高、热爱创建工作的同志充实到精神文明建设队伍中去;要从实际出发,研究探索民营企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队伍建设问题,建立必要的制度规范,切实做到有人负责、有人指导;要加强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队伍的培训教育工作,办好各类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短期培训班,组织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参观交流活动,激励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队伍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成为带头学习的模范、勇于创新的模范、敬业奉献的模范。
3、搞好研究交流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泉源。各级精神文明创建部门要重视发挥典型的引导示范作用,在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各类创建工作中,有意识、有计划抓住一批点进行重点培养,以取得经验。同时,要注意发挥群众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及时发现和总结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丰富创新创建工作的内容。为研究交流新形势下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下半年将举行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
常州市文明办
2003年1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