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
工 作 要 点
2009年,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要求,弘扬“创新、发展、提高”主旋律,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为重点,以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扎实推进公民道德教育实践、不断规范基础创建管理、持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抓规范、抓深化、抓延伸、抓拓展,着力在融洽人际关系、树立文明风尚、实现城乡一体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谋创新、求实效,为保持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以提升公民文明素质为目标,广泛深入开展“迎省运盛会、树文明新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利用2010年十七届省运会在我市召开契机,围绕“环境优美、设施优良、服务优质、成绩优异”总目标,广泛开展“迎省运盛会,树文明新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解决文明素质、城市形象、窗口服务、交通出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倡导优雅言行,建立优良秩序,营造优美环境,努力实现公民文明素质新提升。
1、扎实推进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从加强公德建设入手,突出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公共精神等重点,着力加强“四德”建设,强化道德实践,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一是在08年评选市道德模范的基础上,广泛征集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积极组织全国全省道德模范评选,建立健全道德模范的激励关爱制度,在全社会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二是充分运用新闻宣传、文艺作品、公益广告和座谈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宣传道德楷模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引导人们见贤思齐,群起效仿。三是广泛开展“学习道德模范,争当文明使者”活动,抓住建国60周年、公民道德日等节日节庆,突出“身边好人、平民英雄”主旋律,号召全体市民学习道德楷模,弘扬传统美德。
2、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围绕“文明在手中——文明环境”主题,协调市各有关部门,组成文明礼仪宣讲团,深入机关、窗口行业、农村、社区、企业和外来人口等不同人群,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普及文明礼仪知识;组织“市民最不喜欢的十类不文明行为”讨论,发动广大市民从细节做起、从身边做起,告别不文明言行;组织迎省运倒计时一周年集中活动,引导群众争做文明东道主。开展以“垃圾不落地,常州更美丽”环境面貌及公共卫生整治行动,倡导维护公共环境良好习惯。
3、强力推进文明交通。围绕“文明在脚下——文明交通”主题,按照“建设文明交通市,争当文明出行人”总要求,深化“文明行车、文明停车、文明乘车、文明行走”实践活动,努力创造规范有序的城市交通秩序。继续抓好警民结对共建文明交通岗活动,进一步动员广大机关干部、职工、居民、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倡导从排队上车、车内让座等细小事、身边事入手,培育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重点抓好出租车、公交车和机关公务车的教育管理,出租车行业开展“提升服务水平、争当文明使者”活动,公交系统开展公交车文明线路创建,机关开展“我参与、我承诺——遵章守纪、文明出行”活动,建立市级机关车辆违章通报制度,进一步规范机关公务车及机关工作人员私家车交通行为,发挥良好的示范表率作用。
4、大力普及城乡志愿服务。围绕“文明在心中—文明关爱”主题,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精神,以“讲文明树新风、扶危济困、大型社会活动、应急救援”等为重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是开展志愿体验活动。结合全省志愿服务活动15周年,围绕环境卫生、文明交通、文明关爱、生态绿化等方面的内容,在3-5月份集中开展“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志愿服务体验活动,进一步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二组织迎省运志愿者招募、培训。按迎省运总体计划,招募团员、青年、学生、机关干部、社区居民等各类志愿者,进行赛事知识、礼仪规范、应急救助等基本知识培训,组织志愿者服务岗位演练,为省运会提供优质服务作好准备。三是加强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结合志愿服务队伍专业化、品牌化要求,发展专业化、特色化的志愿者服务队,扩大志愿服务区域和内容,积极宣传推广城乡志愿服务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
二、以提高文明创建整体水平为重点,不断丰富拓展群众性文明创建内涵
按照“巩固、提高、延伸、辐射”要求,制定实施《常州市深化文明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09-2011年)》,认真总结上一年度文明城市创建经验,大力整改薄弱环节,实现文明城市创建水平“质”的提升。坚持以为民惠民靠民为宗旨,修订完善系列群众性文明创建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各类长效机制,激发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力,积极开创文明创建工作新局面。
1、规范强化文明社区、文明城区管理。一是修订文明社区管理办法。按照省文明社区创建要求,制订《常州市文明社区创建管理办法》,明确文明社区创建的总体要求、创建标准、创建机制和考评办法,加强日常管理。二是举办“传递城市文明,共享邻里亲情——我是文明常州人”为主题的第三届社区邻里节,总结推广前两届社区邻里节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求深化、求提升、求突破,着力亮化常州这一精神文明建设名片。积极开展社区邻里结对共建活动,建立健全社区共驻共建共享机制。三是根据2008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按照体现科学发展、人文关怀、人民满意的要求,修订《常州市文明城区测评体系》,规范考评办法、简化考评程序,抓基层、强基础,努力形成文明社区、文明城区、文明城市创建有机结合、整体联动、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
2、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广泛开展“树立文明新风尚、建设美好新农村”主题活动,倡导农民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一是探索制定“文明户”标准,培树首批百佳文明户;广泛开展文明户、文明集贸市场创建活动,进一步带农村环境面貌和社会风尚的改善。二是在全市文明村镇中建立志愿者服务工作站,组织“万名志愿者走进新农村”活动,将此作为文明村镇创建的重要内容,普及农村志愿服务。三是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深化“文化帮扶、文明共建”活动,着力倡导新风尚,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建设新文化。
3、不断深化文明行业创建。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以窗口行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为重点,加强诚信建设,提高服务质量,规范行业行为,推动争先创优。一是大力开展“微笑常州”——文明行业优质服务品牌推广行动。以“微笑常州,文明服务”为主题,实施品牌带动计划,促进各窗口行业不断改善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社会满意度。二是开展窗口行业文明服务公众满意度指数调研,引导行业单位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三是继续开展窗口行业优质服务示范活动和 “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示范店创建活动,以要求行业诚信为重点,引导经营者树立诚信为本、优质服务的良好经商形象。
4、探索创新文明单位创建。根据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复杂局面,探索调整文明单位创建的新思路和新办法,主动服务企业、支持企业,在提高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上下功夫。重点抓好民营企业的文明创建活动,调整民营企业创建申报考评体系,召开全市民营企业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树立创建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调动民营企业创建热情。继续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城乡共建、军民共建、村企共建、连片共建活动,把共建活动的重点放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上,创造城乡一体文明的新优势。
三、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为导向,持续强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根据《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目标考核,开展主题活动,推进阵地建设,培育活动品牌,持续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1、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普测工作。在辖市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普测工作。通过测评,提升未成年人工作在各辖市区工作全局中的位置,促进各辖市区在薄弱环节上的整改提高。在市各责任部门开展重点难点工作调研督查。在网吧管理、文化市场管理、社区未成年人工作、学校德育等方面力争突破难点,求得实效。积极参加江苏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评选工作。
2、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长效机制。确定10-20项重点工作,将任务分解到相关责任部门,明确完成进度和完成要求,实行项目化管理,目标化考核,调动各责任部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力实施“文化环保工程”,创作生产更多的未成年人喜爱的文艺精品。大力推进“科学家教千村行”,放大“阳光心港”心理咨询网站、“龙城网上家长学校”的服务功能和影响力。努力推广“五色教育法”、“学生成长电子记录袋”和“网上阅读部落”等成功做法。开展创新案例评选,精选优秀案例参加省第三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奖和推广应用奖评选,促进工作品牌亮点的发掘、打造和应用。
3、深化“在阳光下健康成长”主题活动。一是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校园活动,以建国60周年和常州解放60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二是继续抓好“三心”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德育特色学校”评选,推进活动的深入。三是抓好“美德少年”评选宣传工作。重点做好市级百名美德少年和十佳美德少年的表彰奖励和集中宣传工作,形成德育为先的良好氛围。四是继续开展“阳光假日—未成年人暑期综合实践活动”。五是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征文、文化活动、传统习俗展演等活动,增加未成年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亲近,增强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
4、大力推进未成年人阵地建设。一是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建设,积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二是加强协调,继续推进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做好指导和协调工作,尽快建设一个标准高、功能全、服务优的社会实践基地。三是建设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果展示馆、武进区五一村村史馆、社区和农村“阳光驿站”等一批未成年人活动阵地。“阳光驿站”建设在上半年完成城市社区建成80%和行政村建成60%的目标,下半年努力实现全覆盖。四是充分发挥现有各类阵地的服务功能。继续推进各类爱国主义基地免费开放,制作未成年人德育导航图、科普护照,吸引更多的未成年人走进基地,接受良好的教育和陶冶。
常州市文明办
2009年3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