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2点30分,午饭后没多久,溧阳市竹箦镇濑阳村的中学生朱瑶瑶、朱阳杰、朱峰就结伴来到村委活动室,请管理员打开门,开始做作业。陆陆续续,又有一些学生来了。到12点55分,活动室里已有16人,大家都在看书、做作业。
这是记者上周末在溧阳市竹箦镇濑阳村委活动室见到的一幕。这间活动室约30平方米,墙前的黑板上,列着30多个“无公害禁用渔药”药名,墙面上贴着“农机活动室”、“民情工作站”等牌子,摆了12条长桌。
时间一长,一些小学生耐不住了,叽叽喳喳地闹起来。因被书记叫去有事,快2点,村官王磊才回到活动室。“奖品在这里,叽叽喳喳的、东张西望的、不好好做作业的,统统没有。”活动室里很快安静下来。
“姜凯,上周的‘学习之星’;朱杰、朱新力,上午表现不错。”3个孩子走上前,分别从王磊手中接过5本本子、5支笔。10岁的朱杰有些兴奋,立即拿了支新笔出来用。他说,自己已经2次被评为“学习之星”了,在学校都没这么风光过。“学习积极性比以前高多了,作业也写得清楚多了。有进步,就该表扬。”王磊说。
“老师,这道题怎么做啊?”朱瑶瑶读高一,他被物理试卷的最后一道题难住了。“一个物体向上运动,从A点到B点要多少时间?嗯,关键要画出受力分析图,你试试看呢。”王磊提示道。初一的朱雯婷、朱英、陈紫媛讨论一道数学题,觉得没处下手。“找等量关系,想一想,怎么设等式?”王磊说。“噢,我做出来了!”过了约10分钟,朱雯婷兴奋地报出了答案。
“我不告诉他们答案,只提示思路。”王磊24岁,今年8月刚到任。8月26日,他开出了首期周末辅导班,最初只有10多个学生,现在,每次都有60多个,许多外村的学生也赶来。
“孩子的单元测验一次比一次好!”蒋京轩五年级,她的妈妈告诉记者,现在的课程越来越难,自己实在辅导不来,现在省心多了。“我喜欢在这里做作业。”三年级的谢嘉欣说,爸爸在外打工,妈妈在当地上班,以前一到周末,她就得跟着妈妈到厂里去,现在不用赶来赶去的了。
下午3点,63岁的村民车秀凤去蟹塘,经过活动室顺便来看看孙子朱阳杰。“这个老师好啊。”老人说,儿子儿媳长年在外打工,孙子念初三了,她也帮不上忙,现在好了,有老师辅导,还不要钱。记者问她“老师”叫什么,她笑着说,一直跟着孩子叫“老师”,还真不知道名字。
记者看到,活动室外墙上有一公示栏,公示上期的“学习之星”名单和下期辅导活动的计划。“这既是鼓励孩子,也是接受村民监督。”王磊说,辅导班每个周末都开,上午8点到11点,下午1点到4点,孩子们聚在一起写作业,有难题他辅导辅导,准备一些试卷给他们做。为了让孩子们更有积极性,每周都评“学习之星”,他还自掏腰包买些文具、玩具,奖励表现好的孩子。
“自从办了辅导班,我都快被同学们遗忘了。”王磊笑着说,周末同学相约,他总是没时间,现在都很少约他了。“我也是农村的,知道农村的孩子读书出头不容易,尽点我的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