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顺利时,他们从不来打扰,遇到经济‘寒冬’时,他们却伸出了温暖的双手。”日前,记者在钟楼区民营企业采访时,听到了他们对区工商联的肺腑之言。
今年以来,钟楼区工商联针对不断趋紧的宏观经济形势,审时度势帮助企业化危为机,他们营造的中小民营企业“关爱服务”工程,不仅受到了广大民营企业的欢迎,而且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称赞。
宏观形势趋紧,“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度过严冬”,成了钟楼区工商联系统最迫切的任务。他们在充分调研企业面临的困难的同时,千方百计多渠道开展有效工作,切切实实想企业所想、解企业所难。新闸街道工商联分会组织了50余家企业与5家金融机构进行了对接洽谈,现场就有万象化工等6家单位授信签约4.3亿元。与此同时,各街道工商联分会也积极组织开展银企对接,为企业协调资金。在钟楼区工商联的跟踪服务下,仅今年下半年,就帮助企业在去年“5·20”活动签订的35亿授信协议中,落实实际到账资金17.1629亿元。
“作为商会组织,时刻关注我市经济动态、宏观环境变化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及时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是商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钟楼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何琴说。
今年3月,“唐氏后裔”唐饶千一行来钟楼区考察洽谈新型复合材料在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技术合作事宜。2个多月后,区政府组团赴美考察,希望再次与唐饶千接洽,但联系不畅通。区工商联得知后,立即利用海外关系做好衔接沟通工作,使赴美人员顺利与唐饶千就风投项目进行了具体磋商。
钟楼区工商联每年积极主动配合区有关部门组织民营企业参与“9·28”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今年“9·28”洽谈会期间,又积极参与和配合相关部门组织区内民营企业参与香港——常州双边投资贸易说明会,配合市工商联组织港、澳等方面42名客商参加该区现代服务业对接恳谈会。
为更好服务民营企业,钟楼区工商联大力推进产学研对接,打造成果转化平台。今年3月,钟楼区工商联还积极配合区科技局组织部分民营企业参加区委、区政府在武汉举办的校企对接活动。61家民营科技企业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3所高校开展了为期3天的产学研对接洽谈活动,共发布技术需求、技术难题84项,3所大学共计发布科技成果300余项,部分企业与相关高校、院所达成了20多个初步合作意向,有4家企业还现场签订了合作协议。
服务好了,非公经济人士对光彩事业支持的热情更高了。截至今年11月,钟楼区已有个体工商户22819户,注册资金总额4.78亿元,户数和注册资金分别比2006年增长111.8%、152.9%。这些工商联企业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家队伍的作用,为区慈善事业募捐。今年4月,钟楼区非公企业家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再度出手,大手笔支持全区教育事业,共有21位企业家捐资6000万元设立了“钟楼区人民教师奖励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