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溧阳市委书记盛建良:融入苏锡常 同步现代化
发布日期:2011-07-20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溧阳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经验,曾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肯定。“站在新的起点上,根据‘六个注重’和‘八项工程’的新要求,溧阳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深入实施‘绿色崛起、跨越发展’战略,牢牢把握‘融入苏锡常,同步现代化’的目标定位,确保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900亿元,力争达10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70亿元。”近日,溧阳市委书记盛建良接受记者专访时这样表示。

  “十一五”末,溧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4.6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亿元,对照新目标,未来5年要分别增加约500亿元和41亿元,这个“高门坎”怎么迈?盛建良给记者道出另一组高位数字:要保障上述两项指标,溧阳确定“十二五”期间完成工业投入1800亿元以上,努力实现工业纳税销售“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目标,到2015年总量突破4000亿元。

  盛建良表示,当初我们只敢把工业总量增长定在“翻一番”,但审视苏锡常发展态势,分析溧阳多年调整积累的产业基础与形成的错位竞争优势,本着“流一身汗,蜕一身皮”的决心与实干,我们果断提升发展定位,确保“融入苏锡常,同步现代化”。

  盛建良说,未来5年,溧阳将突出现代产业体系、创新能力、民生工程、生态文明、城镇化和社会管理创新“六大建设”,以此保障和实现绿色崛起,跨越发展,协调发展。

  “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上迈出新步伐。”盛建良说,强市的引擎是产业,就工业而言,壮大提升新型工业,是解决溧阳结构偏重的必由之路,这就必须以突出项目建设龙头,加大有效投入,让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促进大发展。同时,以节能减排、绿色低碳为方向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扩张、新兴产业倍增”三大产业振兴计划,扶持企业走“精、专、特、外、新”发展之路,力争2015年全市纳税销售超百亿企业12家以上。

  怎样完成1800亿元以上的投入?

  盛建良表示,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凭借高速、高铁及市域交通发达、三省边界中心的区位优势,广纳外资;另一方面创优投资环境,硬件上完善生态建设,高扬生态品牌,强化载体建设,扩大发展空间,在软环境上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高效务实的服务,激发全民创业热情。

  “通过加大投入,着力打造金属冶炼及加工、输变电设备、装备制造等三大百亿级传统产业,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三大百亿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5年实现纳税销售‘双倍增’,综合实力跻身全省20强。”

  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另两个重点是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盛建良表示,大力实施 “提升南山、开发北山、中部联动”的开发战略,确保5年新增高效农业20万亩,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此同时,深入实施“两湖两山”大旅游开发战略,完成国家5A级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区同创”工作,力争到201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180亿元。此外,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打响“苏浙皖”品牌,打造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区域经济最大的发展动力是科技创新,盛建良告诉记者,溧阳将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通过孵化载体建设,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三个“翻一番”;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创业投资规模、科技企业总数三个“翻两番”;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求深入,力争上市企业达10家以上;在人才资源开发上求实效,深入实施“4十1”人才开发战略,使溧阳成为对高层次人才极具吸引力的城市。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