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天宁区积极开展各类找差活动,通过自我找差、群众找差、媒体找差等方式,搜集问题、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治,市容市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经过两个多月的旱改水改造,茶山街道富强村委公厕焕然一新,清洁、明亮的新公厕极大地方便了周边居民,也彻底改变了部分外来人员的不良卫生习惯,居民交口称赞。然而,就在三个月前,这还是富强村委卫生管理的老大难问题。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推动下,一封建言献策的“市民找差来信”破解了这一难题。
新公厕由富强村委出资10万元修建,占地20平方米。全程参与这项工作的富强村委贲秋菊说:“这件事能够顺利办好,除了市、区部门的高度重视外,尤其得到了企业、居民多方理解和支持。”
由于场地有限,临近的污水处理厂将6平方米土地无偿用于支持公厕建设。起初厂方有所犹豫,但考虑到全市文明城市创建的大局,企业舍弃了自己的利益。同时,新建成的公厕离几户本地居民的房屋不过几米远,但为了外来流动人员生活便利,无人提出异议。此外,村委还出资聘请了专职卫生管理人员,加强对公厕的保洁和维护。张东村村民王文娟说:“现在公厕利用率很高,村里不文明卫生习惯明显改善了。”
天宁区还通过自我找差,主动发现问题,实施整改。
7月下旬,竹林菜市场门前,宽敞的空地上重新施划了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停车位,买菜的市民自觉地把车停在规定的地方,红梅街道城管中队的队员们定点值守巡查。市场管理员蒋小华说,现在规范了停车秩序,周边环境比原来整洁了,既便于市场的日常管理,大家看了也心情舒畅。
近几年,全市一大批菜市场进行了提升改造,焕然一新,而其周边的环境面貌却没有同步跟上。为改变这一现状,从今年5月中旬开始,区城管、公安、交警、工商等部门和辖区街道通力合作,对辖区内31个菜市场采取堵疏结合的办法,进行地毯式的专项整治,同时,积极推进综合管理举措,落实菜市场周边环境的长效管理。
近几个月来,自我找差、自我整改之风吹遍了全区。天宁环卫处抽调骨干力量,选择延陵西路、延陵中路、竹林西路、新堂路、晋陵中路全力打造保洁示范道路,目前,5条保洁示范道路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景观路。此外,5月23日至8月31日,天宁运管所还开展市区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专项整治行动,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出租汽车驾驶员规范经营、文明服务,提高市区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