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获悉,2011年常州市名牌产品和常州市质量管理奖日前已评出,121只产品获得常州市名牌产品称号,有效期3年。
这121个产品包括亚玛顿光伏镀膜玻璃、康辉骨科植入物等97只制造业产品,以及戴溪青鱼、谷舞水磨糯米粉等17只农产品,还有丽华快餐的中式快餐(套餐)销售服务、港华燃气的天然气供应与服务等7个服务业名牌。
今年,产品科技含量高、高端制造业和节能环保的获奖企业数量较多。35只获奖产品拥有高新技术产品称号;7只获奖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取得发明专利。还有10只新材料类获奖产品、12只节能环保类的产品。
申报服务业名牌的企业和行业类别也明显增多,其中,物业公司、餐饮酒店、各类服务机构等都踊跃申报。
记者同时获悉,我市“十二五”名牌战略规划中,要培育发展江苏名牌产品200只,常州名牌产品500只,名牌产品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比率要达到40%,名牌企业销售额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额60%。
至2010年底,全市有26只中国名牌产品、175只江苏省名牌产品、327只常州市名牌产品,中国名牌数在全省位列第三,初步形成了以中国名牌为龙头、江苏名牌为中坚、常州名牌为后备的多层次发展、梯队提升的良好格局。
质监部门提醒广大企业,近年来,省名牌对申报产品的年销售额要求呈上升趋势,2011年申报食品农产品类年销售额要在1亿元以上,消费类产品销售额要在2.5亿元以上,生产资料类产品销售额要在3.5亿元以上。对企业的环保、纳税、诚信有更高的要求,如企业纳税额不低于当年销售额的3%或5%,高能耗、高污染等产品按照特定申报条件执行,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不得申报。对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高新产品和拥有自主发明专利的企业有政策优惠,申报条件可放宽至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以鼓励更多处于萌芽状态的新兴企业走上以质量求生存、创名牌促发展之路。另外,原则上被列为国家和省重点监管的肉制品、乳制品等七类高风险食品不再新增评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