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围绕“十二五”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四措并举,有效挖掘“总量减排”新途径,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留存新空间。
深化“结构减排”狠抓落实。认真按照《溧阳市“十二五”污染物减排规划》细化实施。深化“环保直通车”服务品牌建设,严控新污染源产生控减总量。深化推进全市化工、钢铁、建材等行业的整合整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高污染行业企业步伐;加大清洁能源推广力度,有效控制燃煤总量。推进发展现代服务业,扶持创优生态旅游发展品位,提升“无烟”产业份额促减排。
强化“工程减排”重出实招。深化推进水泥、钢铁行业和燃煤发电机组的脱硫脱硝工程、机动车尾气治理工程和油气综合整治工程,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排放量;加快推进生活污水接管工程,加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强化氨氮去除效果;继续加强重点水污染企业“中水”回用工程、污泥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加大废物循环利用力度;继续推进重点生态农业工程建设,有效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深化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及养殖场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稳固“畜禽—粪便—沼气”生态模式效能。
加强“管理减排”互动推进。继续加强工程监管,确保各类设施正常运行;完善监测、统计、考核减排“三大体系”建设,有效提升监测监管能力。逐步完善节能降耗减排奖惩措施,加大对节能技术与产品、重点工程的扶持激励;深化推进清洁生产、能源审计、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效对标等行动;强化实施钢铁、建材、化工、纺织印染、热电、造纸等高耗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行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循环经济。
探索“创新减排”提升潜能。把创新驱动战略贯串减排全过程,加快现有治理设施更新运用最新科技成果的步伐,增强排污总量持续削减效应。科学实施低碳城市试点规划和“十二五”节能专项规划,加快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技术覆盖面,促进利用“三废”(废气、废水和废物),有效实现“四节”(节能、节水、节地、节材),采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确保稳定达标排放甚至“零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