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灿烂百花园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长效机制
发布日期:2011-09-13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京味浓厚的《四世同堂》在常州大剧院连续亮相,每场座无虚席、掌声频起。

  从宫崎骏动画音乐会、原生态舞台剧《敖鲁古雅》,到芭蕾舞剧《小美人鱼》,从中央芭蕾舞团的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国国家京剧院现代京剧《红灯记》,到中国交响乐团《黄河大合唱》音乐会,今年,常州大剧院好戏不断。

  近年来,市民几乎每2天可到常州大剧院、常州奥体中心,看一次高品质的演出或比赛;步行15分钟,就能享受到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节假日去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可以免费泡上一整天;新华书店天天人头攒动,常州人均购书连续14年排名全省第一……

  文化惠民,百花齐放,并在全市结出了一项又一项硕果。

  阵地建设星罗棋布

  每晚7点,新北区新桥镇居民王留芳总要来到镇上的健身中心,散步、跳舞,一天的疲惫在1个小时的活动中消逝无形。“腾出镇政府大院建健身中心,现在的活动场地大了,项目多了,大伙儿都爱上这里来。”王留芳说,而今镇上玩牌的人明显少了,新建的健身中心成了全镇最热闹的地方。

  在我市燕兴小区居民陈建刚看来,“敞开围墙”后的国英小学就是他运动健身的乐园,“以前锻炼在马路边,既不安全,也不健康;现在好了,学校体育设施免费向居民开放,每天在塑胶跑道上跑跑步,在羽毛球馆打打球,别提多带劲了!”

  从城市到乡村,从小区到村头,各类供百姓免费健身的设施,已星罗棋布。

  自2009年5月起,常州博物馆、市刘海粟美术馆、瞿秋白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等所有公共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由此,常州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公益文化单位向社会免费开放。仅今年上半年,就接待观众136万人次,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展览61个。

  文化服务网络进一步细化,区文化馆全面达到三级馆,其中60%以上为二级馆;实现村镇、街道、社区公共图书馆全覆盖;每个街道建有综合性多功能的室内文化活动场所;继续抓好戏剧、影视剧、动漫等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积极构建创作基地,开展常州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推进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乡镇文化、企业文化等建设。

  我市还在省内率先探索开通电视图书馆,将大量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讲座视频、地方文献等资源,通过网络方式逐步普及到千家万户。从地上的实体建筑,到虚拟的“天空发散”,文化场所遍地开花。

  “十二五”期间,我市还将重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巩固和扩大城乡基层文化网络,形成15分钟文化圈;完善市区公共图书馆覆盖网络;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各类非营利性质文化设施;培育50支社会、民间特色文化团队和30家民间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建设,开展星级农家书屋创建活动等。

  内容建设五彩缤纷

  2008年,常州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文化设施——常州大剧院顺利竣工,充满异国风情的豪华音乐剧《宝莱坞商人》,以及《红旗颂交响音乐会》、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长征组歌》、三宝音乐剧《蝶》、摇滚巨星崔健个人演唱会等一系列大型节目纷至沓来。

  67岁的王志向和39岁先天脑瘫的女儿王俭是常州大剧院的特殊观众,每次看剧,他们不仅能享受剧院的特殊服务——拆卸最后一排2张座椅,提供轮椅专座,而且购票价也最为优惠。

  据统计,大剧院正式运营1周年时,全年148场各类演出或活动中,演出共115场,高于委托管理合同约定80场的40%,而全年平均票价仅为115.16元,低于合同票价260元的50%,平均上座率达68.5%,完全达标,共计10多万人次享受了高雅艺术。一些过去只在北京、上海等地上演的剧目,不断亮相常州。俄罗斯、巴西、法国、印度、蒙特利尔等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团体也纷纷前来献演。今年截至8月底,演出已达118场。

  而在奥体中心,年轻的保安小张告诉记者,他们今年也很忙,除了世界最顶级的跳水、羽毛球、乒乓球等大型赛事外,从费玉清、蔡依林到陈奕迅,前来租场举办大型演唱会的文化公司越来越多。据活跃于常州票房代理市场的小吴透露,接下来,梁静茹、郭德纲、宋祖英等个人专场,将把到年底的演出市场纷纷排定,不留空档。

  其他场馆也是如此。中天体育馆、亚细亚黄金海岸、文化宫影剧院,以及众多的KTV、酒吧等,也在组织中小型歌友会,加上文化惠民工程中的幸福广场周周演,一年到头,常州市民眼福不浅,好戏看也看不完。

  据市文广新局统计,今年截至7月,我市已完成各类公益性演出601场,低票价经营性演出1023场。

  广场文化建设周周灿烂

  上月19日晚,薛家广场人头攒动,“魅力三井”专场正在上演:既有传统的戏曲表演,又有活力四射的男女独唱,更有融入现代元素的民乐组合,快板、小品、舞蹈……台下观众掌声雷动。

  如果说大剧院的演出曲高不和寡,那么,全市“幸福广场周周演”这份免费广场文化套餐,则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方式。

  本月9日晚在钟楼莱蒙都会广场,锡剧的经典唱段再次在周周演的广场上演,吸引了黑压压一片人群。刚从学校毕业回到常州工作的钱以笙,最初被青春版《牡丹亭》激起了学习地方戏曲的兴趣。身为常州人,他将眼光投向了曾是“华东第一大剧种”的锡剧,他现在几乎每周都去老师家中学一段。挤在人群中,他笑着说:“一听这唱腔,我就知道是专业演员参演的,有耳福!”他还曾在社区里听到市锡剧团的专业演员唱折子戏。

  作为市委宣传部十大工作之一的常州市“广场文艺周周演暨千台文艺节目走进社区(村镇)”,是从2009年4月18日正式启动的。自此,龙城老百姓有了一个日常生活版的“难忘今宵”——那就是每周六不花一分钱,能在家门口欣赏到3小时左右的文艺节目。

  据市委宣传部文艺处介绍,今年的“幸福广场周周演”演出时间安排在4月-11月的每周六19:00—22:00,设了五大中心广场:武进区新天地水上舞台、新北区薛家中心广场、戚区东方广场、市中心的红梅中心广场和莱蒙都会广场,每一处都吸引了大批市民。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