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辖市、区文明委,各部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公司,驻常部队政治部: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推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道德讲堂”建设不断巩固提升,成为党委政府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品牌,成为深入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成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广泛支持。为进一步巩固成果,提升水平,增强实效,推动这项工作不断深化发展,现就今年的“道德讲堂”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战略部署,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成效,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质,推动文化名城建设为核心,突出创新深化、突出知行合一、突出群众主体,着力在丰富内涵、规范流程、完善制度、推动践行、打造特色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不断增强吸引力和参与率,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加快实现“第二个率先”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
二、工作内容
2012年,全市深化“道德讲堂”建设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进一步丰富内涵、彰显主题。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主线,以“四德”、“五类”为范围,突出“善、诚、孝、强”等四个关键字,重点普及“自强、厚德、崇俭、尚义、守信、明礼、报国、尽孝”等道德规范。分别征集、提炼形成机关、行业、社区、村镇、学校、企业、新市民等七类“道德讲堂”的核心理念用语,做到符合实际、特色鲜明、通俗易懂、好记好传,增强各类型讲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进一步完善标准、提升水平。把“诵一段经典”完善为诵读一段中华经典语录、时代理论格言或新编道德“三字经”;在“五个一”基础上,补充“背一句格言(做一个勤劳的常州人、做一个善良的常州人)”、“送一份吉祥”环节,形成“5+2”的整体流程。在氛围营造上,全面启用新的LOGO标识、讲堂背景、条幅用语等,形成更加鲜明统一的视觉效果。围绕提升讲堂的吸引力感染力,逐级开展“道德讲堂”主持人、宣讲员培训,提升队伍整体水平。
3、进一步优化结构、扩大覆盖。按照“常态化办好市民讲堂,高标准打造精品讲堂,严要求提升示范讲堂,广覆盖拓展基层讲堂”的思路,发挥各辖市、区及重点行业、单位主体作用,共同办好“市民讲堂”,确保内容常新、管理常态。召开全市推进会,推广优秀示范点的成功经验,推动面上水平提升。突出卫生、教育、商业、餐饮等重点领域,积极引导申报文明单位、行业、社区、村镇的基层单位开设讲堂;开通全市“网络道德讲堂”,开辟网民修身律己新途径。
4、进一步健全制度、强化执行。强化已有各类工作机制的执行,特别要加强对牵头部门、配合部门以及各条线、各地区督查考核,激发各地各部门办好、用好讲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市级示范点的考评和管理,鼓励先进,及时进行结构调整,相应补充一批新的示范点,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局面,发挥好先进示范作用。制定并实施优秀示范点考评办法,定期扶优补弱,增强制度“牵引力”,确保市级示范点的长久活力。
5、进一步推动践行、形成风尚。开展常州市“身边好人”选树活动,每月推出“常州好人”。开展“常人尚德 感动一瞬间”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开展2012年“‘常人尚德 感动常州’十大好人、十件好事”推选活动。在部分示范点配套建设志愿服务站、公益活动中心等,延伸讲堂的实践功能。完善“道德积分卡”办法,增强发放效应。在部分单位、行业探索建立“员工道德档案”,把个人的道德行为与就业、就学、升迁、评优、交通、医疗等结合起来,使有德者真正受益。开展关爱帮扶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活动,强化“好人好报”价值导向。
三、实施步骤
根据市文明委全年工作总体安排,“道德讲堂”建设工作简要安排如下:
一季度:
1、制定下发《常州市2012年深化“道德讲堂”建设工作实施意见》;
2、启动常州市“身边好人”评选宣传活动;
3、召开2012年全市“道德讲堂”建设工作推进会;
4、举办首期“道德讲堂”主持人、宣讲员培训班;
5、全力以赴完成全国“道德讲堂”建设工作现场会各项筹备工作。
二季度:
1、在全市范围分类别征集、提炼形成“七大类”讲堂核心内涵用语;
2、开通“常州市网络道德讲堂”;
3、选择部分市级“道德讲堂”示范点配套建立志愿服务站点、公益活动中心等;
4、制定下发《常州市“道德讲堂”优秀示范点考评办法(试行)》。
三季度:
1、分类分批对第一、第二批市级“道德讲堂”示范点进行百分考核;
2、通过自主申报、考核调研、审核评定等程序形成第三批市级“道德讲堂”示范点,下发命名文件;
3、开展“道德模范基层巡讲和网上宣讲”、“文化志愿者说唱先进典型”、“小志愿者说唱美德少年”等活动;
4、深入开展“迎接十八大,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
四季度:
1、发动部分文明行业、单位与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进行结对,定期关爱帮扶;
2、在部分单位、行业试点启动“员工道德档案”建设;
3、对全年工作进行总结,表彰优秀“道德讲堂”示范点、优秀宣讲员和优秀主持人。
四、相关要求
1、加强领导,统筹联动。“办好道德讲堂,建好文明城市”已纳入市委、市政府整体战略,是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工程,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民心工程,各地、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按照统一要求,有序推进。市、区(县级市)两级文明办要切实发挥好居中协调作用,把握方向、整体部署;各“道德讲堂”牵头部门、配合部门要各尽其职、主动指导;各地、各部门要紧密联系、互通有无,形成条块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2、突出重点,兼顾全面。要突出医德、师德、公务员道德和企业道德等重点领域,广泛建设“道德讲堂”,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解决这些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指导的过程中,要突出企业、新市民等发展相对滞后的类别,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在完成好生产任务的同时,经常性开展活动;要对部分基础相对薄弱但积极性高、活动丰富、成效明显的村镇、社区讲堂加大扶持力度,充分体现“扶优补弱”的工作原则。
3、加强考核,强化引导。在新一轮的市级文明单位、行业、村镇、社区评选中,实行“一票否决制”,未建立“道德讲堂”的单位,不得申报参评;同时,加大这项工作所占的分值比重,引导基层建好、用好“道德讲堂”。各地、各部门要经常对各级“道德讲堂”进行调研督查,以考核促提升;市文明办将会同牵头部门对各市级示范点进行考核,适时通报结果,并按照10%的比例进行调整补充,通过“调整一批、补充一批、增加一批”的方式,形成新的示范点布局。
4、改进创新,形成特色。要大力推广近年来涌现的优秀“道德讲堂”示范点的成功经验,指导面上工作水平不断提升;要掌握新形势新任务新技术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探索新的“道德讲堂”建设模式,扩大覆盖面;要紧密结合实际,把这项工作融入本部门、本条线的整体工作中来,在服务全局的同时,形成鲜明特色;要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社会志愿服务等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2012年2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