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 >> 内容
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洒扫应对”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
发布日期:2012-06-27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常文明办〔2012〕32号

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洒扫应对”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

各辖市(区)文明办、各辖市(区)教育局(教育文体局、社会事业局):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深化拓展“学习雷锋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广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经研究,决定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洒扫应对”主题实践活动,特制订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精神,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洒扫应对”主题实践活动,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总体目标

  扎实有效开展“洒扫应对”实践活动,保持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并提升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方式改革,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推进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研工作,培育一批示范学校,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案例。

  二、活动范围

  全市中小学校逐步铺开。纳入中小学社会实践课程,纳入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考核。

  三、活动内容

  “洒扫应对”是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应对”则是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的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人际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爱国守法、尊敬师长、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等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教育。

  (一)以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渠道,开展“洒扫应对”教育实践活动

  开设“洒扫应对”社会实践课程。常州市中小学“洒扫应对”社会实践课程,可以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开课,按学龄段设置学习内容。学校可以结合实际开发课程,自行安排时间上课,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在校外完成。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作如下要求:

  1.小学低年级(1-3年级):进行体验式教育。由学校安排课时上课,统一组织开展体验式实践活动,或由家长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活动。使学生掌握最简单的生活常识与技能。

  2.小学高年级(4-6年级):感悟与实践相结合。活动形式以班级组织和家庭组织的自发性兴趣活动为主,以家庭、社区和各类社会实践基地为主要场所。通过活动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合作技能,初步培养合格公民的意识。

  3.初中阶段(7-8年级):开展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形式以学校、班级组织的校外实践活动和家庭组织的自发性兴趣活动相结合,以社区和各类社会实践基地为主要场所。通过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有修养、有爱心,爱劳动,珍爱自己的生命,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市中小学社会实践课程不设专任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可由班主任或学科任课教师承担。

  (二)以社区、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开展“洒扫应对”实践活动

  1.发挥社区优势,构建“洒扫应对”社区大课堂。加强学校与社区联动,组织社区未成年人积极开展绿地认养、楼道小卫士、“当一天社区主任”、卫生监督员等公益活动,传递文明、传递温暖,培育社会责任意识。学校通过制作学校-社区联系卡,组织学校老师与社区干部交流、研讨等途径,积极为社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造条件。学校要制定学生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时长标准。

  2.开展亲近自然、走进社会体验活动。在城市,组织未成年人游览自然景观,了解掌握各类自然植物,学习常州地理知识;在乡村,组织未成年人利用双休、节假日,跟随父母走进田间地头,学习农活农事;组织未成年人“小手拉大手”,与家长一起参与农业科技知识学习,倡导食品安全和科技环保观念。

  3.各学校充分利用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体验中心、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等活动阵地,加强对学生人生技能方面的培养,不断提高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三)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基础,开展“洒扫应对”言传身教践行活动

  搭建家校合作平台,为“洒扫应对”活动创造良好氛围。认真组织家长学校,做好培训工作,明确家长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职责和任务,指导学生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言传身教,促进家庭文明建设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四、活动步骤

  (一)第一阶段:启动实施阶段

  举行启动仪式,确定示范点学校。召开一次工作座谈会,探索活动方式、内容、成效。

  (二)推进深化阶段

  适时召开全市中小学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加强活动的动态管理,丰富、创新活载体,完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一批示范型工作案例。

  (三)总结提升阶段

  开展活动评估、评比、表彰工作,总结推广特色学校和“品牌”活动,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案例,打造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工程,推进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辖市(区)文明办、教育局、各中小学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洒扫应对”实践活动对推进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是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要根据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的总体部署,加强领导,因地制宜,制定个性化实施方案,狠抓落实,确保安全。

  (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各级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课堂主渠道和教师主力军作用,组织各中小学校开展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家长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阵地,形成“洒扫应对”实践活动“三结合”网络。各级文明办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充分利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联席会议机制,整合和运用教育资源,支持和丰富“洒扫应对”实践活动,确保“洒扫应对”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三)加强督导,制定评估体系

  把“洒扫应对”实践活动纳入每年的各辖市(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各级文明办要把开展“洒扫应对”主题实践活动作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指导,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各级教育部门要把学校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活动的情况作为工作考核的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的方法研究,指导学校加强对未成年人在学校、社区(社会)、家庭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各中小学要将课程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对学生参加活动后的实物、文字记录(如日记、参观记、记实作文等)、音像资料(如照片、录像、录音)等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考核,并通过家长-学校联系卡、学校-社区联系卡等途径,指导家长、社区对学生在家庭、社区开展活动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考核。

  (四)坚持创新,宣传典型

  “洒扫应对”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式的教育实践课题,各辖市(区)、开发区要组织辖区各中小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形成创新案例,提高“洒扫应对”实践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各级文明办、教育局要及时发掘、培育在开展“洒扫应对”实践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及时宣传推广优秀学校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常州市文明办
  常州市教育局
  2012年6月2日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