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周末关爱走进飞龙社区。
52岁的丁建英是天山花园的一名保洁员,小区的居民对这个瘦弱的身影并不陌生:弓着腰打扫,脸上总是带着一点委婉的笑意。很少有居民知道,她还有一名肢体残疾的丈夫:一个曾经的植物人。
唤醒肢体沉睡的爱人
丁建英一家是这两年才拆迁搬到天山花园,带着肢体残疾的爱人老杨。
前半生,都是老杨照顾丁建英,可后半生,一切全反过来了。
丁建英回忆,两人是自由恋爱,在厂里打工时,老杨追她。结婚后,老杨很能干,在厂里上班,晚上回来还做家务活,对她是实心实意。
2003年是噩梦的开始。
老杨中风了,家里的顶梁柱说倒下就倒下了。拖拖拉拉没治好,隔年,老杨变成了植物人。只有心跳还在,身体却没有了反应。每天只能通过插管补充营养。
当时,儿子才13岁,上学要钱,老杨看病要钱。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到丁建英身上。
夫妻俩唯一的交流只能通过老杨的眼睛。这双眼睛常常是闭着的,丁建英就不断地和他说话,说到两人甜蜜的回忆,丁建英感觉,爱人还是有感觉的,他的眼睛看着她,好像也在跟着回忆。有回应,这是好事。丁建英暗暗给自己鼓劲。
担心爱人长久不说话,会失去说话的能力,文化不高的丁建英又成了老师。她开始引导爱人开口。“你吃饱了没有?吃饱了就要说‘饱’。”“要上厕所的时候就要说‘上厕所’。”这些简单的单词,是她每天都要重复无数遍的“教程”。
“饱……”这是一年来,老杨第一次开口,就在丁建英喂他吃饭时。回过神来,丁建英忍不住抱住他哭了。两个月后,老杨又学会了说“老母”。
她的饭菜简单得让人心酸
尽管老杨不再是植物人,可智商却仍像小孩子。一时清醒,一时糊涂。他对儿子的印象仍然停留在8年前,自己中风前,那个瘦矮的小子。而如今,儿子已经娶了媳妇。每次看到儿子,老杨都会误以为是自己的弟弟。糊涂的时候,还会说,等儿子长大了,要给儿子讨老婆。让丁建英哭笑不得。
老杨恢复得很慢,还是需要丁建英的照顾。每天早上,需要按摩。吃饭,需要丁建英喂。睡觉,有时会在疼痛中醒来,丁建英还得忍着睡意给他按摩。
问老杨想吃什么,老杨说想吃桃酥、油条、鱼肉。丁建英又犯愁了,每个月收入仅有一千元出头,还要给他买药,再保证他吃到鱼肉就很难了。
不过,丁建英还是尽量满足他的愿望。两人总是分开吃饭,丁建英的饭菜通常是一碗白米饭加上其他保洁员带给她的咸菜。而老公的碗里,通常总有那么一块大肉。
丁建英说,最糟糕的已经过去了,爱人的情况渐渐好转。不过,丁建英自己的情况却每况愈下。最近,丁建英的视力越来越差,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长期没有营养的饭菜和睡眠不好都给她种下了病根,再不对自己好一点,她的眼睛很可能要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