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广化桥社区私塾办5周年“校庆” 孩子们很快乐
发布日期:2012-02-03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吃生日蛋糕、唱私塾“校歌”、评优秀学员、设奖励基金……昨天,南大街街道广化桥社区的数十位老人、孩子,欢聚一堂,为自己的假日学校——红曦私塾热热闹闹举办了5周年“校庆”。5年来,在这个社区,每到寒暑假,居民们为放学在家的孩子开放自家客厅,自己当先生,为他们传授知识,增添乐趣,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私塾”,孩子们觉得很快乐

  走进“校庆”现场,两大块展示私塾5年的发展足迹的展板十分引人注目。2007年寒假,社区居民李志旦、吴友华等率先向孩子们开放了自家客厅,当起了“私塾先生”。“现在,为孩子们上假期课的‘私塾先生”已经有20多个。”社区书记柳亚婉说。

  办“私塾”是为了教育青少年,但教育不等同于说教,如果说一些孩子们不愿听不爱听的话,也达不到教育的效果。“私塾”的先生们都知道这一点,都在尽量找一些贴近孩子们实际的话题,尽量用他们乐意接受的形式,在“私塾”上课,孩子们感到很快乐。

  “在快乐中,还学到了不少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今年已20岁朱梦丹说。五年前,上初二的朱梦丹对物理提不起兴趣,成绩也上不去。当年的暑假,退休的物理老师张锡元当上了“私塾先生”,为孩子们上起了趣味物理课。朱梦丹至今记得张老师用天宁宝塔举例子讲的重力加速度的例子,“张老师让我觉得物理很有趣,后来也愿意学了。”

  包粽子、搓元宵、给老人送春联、和小伙伴一起纳凉、音乐沙龙等私塾活动,朱梦丹都参加了。现在已经是一名实习护士的她说:“有机会,我会来给弟弟妹妹们讲讲有关护理的知识。”

  在“私塾”,就想听孩子说:“哦,原来是这样。”

  作为最资深的“私塾先生”,李志旦觉得自己也在收获快乐。“跟孩子们呆在一起,好像自己变年轻了。”李志旦最拿手的是给孩子们讲民俗说历史,还能带着孩子们弹琴唱歌。现在私塾的校歌,就是他自己创作,并教会孩子们唱的。

  每次上课前,李志旦都会认真地备课,还会上网看看有没有补充的资料。孩子们一来,他还会准备些水果、饮料或者糖来招待他们。

  最享受的还是上课的过程。“常常是这样,我讲得起劲,孩子们都会若有所得地说‘哦,原来是这样的。’那个时候开心得不得了。觉得自己有用,有成就感啊!”李志旦在“校庆典礼”上发言时,感慨地说。

  在“私塾”,家长们觉得放心和满意

  在庆典上,9岁女孩曾明媚又画画又唱歌,十分活跃,她奶奶说孩子以前很内向,现在这么活泼都是在“私塾”锻炼出来的。

  “私塾”5岁,专门搞了次征文活动,张一帆得了优秀奖,因为学校有活动,妈妈来为他领奖。写作文、拉二胡、练书法,有了“私塾”,张一帆的假期生活很充实。“真的很好,一帆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做,不像有些孩子放假整天在家看电视玩电脑。”自己也是老师的张妈妈很乐意把孩子送到“私塾”来。

  办“私塾”,今后还会更给力

  庆典上,社区的邻居好又多超市还为“私塾”专门设立了一个奖励基金,为所有的“先生”和征文获奖的学员,颁发了奖教、奖学物品。“社区的这个平台非常好,我们也愿意尽自己的能力,让他们把‘私塾’办得更好!”

  “我们的‘私塾’,还要一年一年办下去,不但要办,还要办得更给力。”有了各方面的支持,柳亚婉的信心更足。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