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气象灾害预警,力争15分钟内向社会准确播发
发布日期:2012-03-23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今天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市气象局介绍说,近年来,极寒、干旱、洪水、暴雪、高温等极端气象灾害事件频发,为此,我市将与电信、广电部门和政府门户网站合作,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力争在气象部门发布预警信息后15分钟内,即准确向社会播发。

  去年曾旱涝急转,今年又遇低温多雨,灾害天气频发

  据市气象台介绍,去年1月至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连续偏少,我市出现近6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天气。就在全力抗旱之际,6月3至24日,我市突然旱涝急转,接连5次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62%,为近56年来历史同期最多,部分地区甚至发生了洪涝及山洪地质灾害。

  今年从1月下旬起,我市出现了持续低温天气,雨天也异常偏多。截至3月10日,我市平均气温3.7℃,较常年同期偏低0.6℃;降水量129.9毫米,与常年的121.6毫米接近,但下雨天数达31天,与常年同期平均22天相比,属于异常偏多,偏多程度居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二位(最多一年是1969年的33天)。我市以后的天气会怎样变化,难以预料。

  增加气象自动监测站,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面对接连不断的灾害天气,我市气象部门将加快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以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

  据市气象局介绍,今年,我市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立完善多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和短时临近预警应急联动机制,编制出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制定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标准,将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纳入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内容。

  同时加强硬件建设,完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推进综合观测能力建设,重点加强交通、太阳能、雷电、大气成分观测系统建设,建设太阳能辐射观测站、风廓线雷达等。目前,全市有近50个乡镇自动气象监测站,平均每10×10公里一个站,今年要优化到每7×7公里一个站,并升级改造单雨量站、温雨站。还将优化配置移动气象应急车(移动气象台),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和重大灾害天气时,做好应急气象保障工作。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