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实现现代化蓝图18:“四个群体”收入倍增计划
发布日期:2012-04-16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指 标 解 释

  “居民收入”,反映居民的富裕程度,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个子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将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和个人交纳的各项社会保障支出后的收入。家庭总收入等于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之和。

  计算公式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账补贴(调查户的记账补贴)。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费支出-农村内部亲友赠送收入。

  分 析 解 读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让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居民收入水平被列为3个权重最高的指标之一。

  居民收入水平指标,不仅是常州的难点指标,也是整个江苏省的难点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从2010年的25875元,提高到2015年的5500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这是我市优势指标,要从2010年的12637元,提高到2015年的25000元,比省定目标值高出2000元。而且,这个收入倍增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要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让百姓得到真金白银。

  据市人社局副局长司马双龙测算,若居民收入实现5年倍增,意味着年增长要达到14%以上。也就是说,百姓钱袋子鼓起来的速度,要高于同期经济增速。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8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838元,分别增长13.6%和17.4%。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完成该项指标要付出艰苦努力。

  实 现 路 径

  我市将大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突出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

  就业富民。今年要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新增就业8万人;援助困难群体就业4000人,即时援助城乡零就业家庭。

  创业富民。积极营造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全面落实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今年扶持创业5500人,创业带动就业3.5万人。

  改革富民。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集体经济股份制等途径提高农民收入。

  强村富民。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金坛、溧阳茅山老区为重点,组织100多个市级单位和100个经济薄弱村开展“百村帮扶”活动。

  此外,有专家提出,“居民增收”应与“企业减负”结合,确保增长的可持续。同时要加快完善落实相关工资制度,并与一系列民生改善机制形成合力。

  实现这一指标后,对常州、对百姓意味着什么?

  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基础在于收入分配。“居民收入水平”这一指标实现后,居民消费需求得到有效释放,有助于形成常州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合理结构和内生动力。

  居民收入倍增后,意味着百姓的钱包实打实地鼓起来了,真正分享了现代化建设带来的丰硕成果。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有望同步达到基本现代化标准。而且,通过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远大于城市,低收入群体财富增加,中等收入者比重扩大,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将会缩小。 崔彦玲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