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晚上,首届常州“同心”文化节暨“乡音乡情·同心欢庆”吟诵专场在红星大剧院隆重开幕。本次文化节以“文化传情 四海同心”为主题,大力弘扬先进文化,传承统战文化。市领导姚晓东、邹宏国、赵忠和、张云云等领导出席晚会。
市委副书记邹宏国在晚会上为常州同心文化交流促进中心揭牌并发表讲话,他说,常州的光荣历史展现了世间最美的“同心”情结,散发着统一战线独特的文化魅力,这种“同心”文化凝聚着爱国为民、追求进步的真挚信念;饱含着求真务实、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体现着严于律己、自强自立的高尚风范。我们要进一步弘扬和发展多党合作文化、民族团结文化、宗教文化、海内外同胞的同根文化,始终与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把“同心”文化这种最真挚、最深厚、最持久的精神力量化为建设美好常州的具体实践和永恒追求。
虽然外面下着大雨,但整场晚会座无虚席。白发的老人们相互搀扶着准时赴约、年轻的男女们认真阅读着节目单、年少的孩童们安静的坐在位置上。这是一场特殊的晚会,现场没有五光十色的舞美灯光,没有从各国各地请来的明星大腕,更没有粉丝歌迷的尖叫欢呼。这是一场必需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晚会,是一场传递乡音乡情的文化大餐。
“你知道常州吟诵吗?”在演出前,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观众,80%以上的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吟诵,“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差不多吧。”20岁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生这样回答;“应该就是嗯嗯啊啊拖长了调,跟唱戏一样吧?”一中的英语老师猜测地说;“是常州的地方特色,具体形式倒还真不知道。”退休老工人谦虚地说。
当原汁原味的常州吟诵如穿越时空般还原在观众们的眼前时,很多人不禁感叹道:“吟诵原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晦涩难懂呀。”“清明时节雨纷纷……”、“疑是银河落九天……”等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被一一唱来时,观众们纷纷摇头晃脑了起来,饶有兴致的人还随着古琴声哼上两下,颇有些自得其乐的味道。
“真正的文化是让人享受,让人愉悦的。”华音公益文化基金会(筹)理事长毛卫成先生说:“现在的物质文明发展越来越快,相对而言的精神文明发展却很滞后,带来的后果就是浮躁、焦虑、幸福度不高。因此一场小小的演出或者晚会,就会让人们沉淀下来,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为此,毛卫成先生还毅然决然拿出了自己二十多年积累的1000万元,创立了华音公益文化基金会(筹),开始他的公益文化事业。近期,华音公益文化基金会(筹)和中国常州网等5家单位还共同成立了博客文化研究会,为打造我市精神文化而努力。
知识普及:
吟诵是古代介于朗诵和唱歌之间的表达形式,它是古代最有效的教学和学习的方法,用普通话来说,就是用唱来说。常州吟诵在2008年的8月已经获得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成为常州人的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