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宜居常州城:年吸引近3万只候鸟在此繁衍栖息
发布日期:2012-06-06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记者昨天获悉,我市自2004年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以来,时刻绷紧环保弦,特别是近3年来,每年制定《持续改进承诺意见》,承诺要办的事都列入政府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或全市年度环保工作重点,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

  环保,让我市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气更爽。现在,大多数市河里都有鱼了,去年监测发现,18条市河已出现19种鱼类;而天上的鸟,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比原来多了很多,其中,武进区一苗圃每年吸引近3万只候鸟在此繁衍栖息。

  宜居常州如何建——

  治污造绿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是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全市建有85座垃圾收集中转站,“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区)处理”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已基本建成。3年中,我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均为100%。

  2011年,我市化学需氧量、氨氮总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分别比2010年削减了7.54%、3.61%、8.2%和0.63%,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

  在坚持“还园于民、还绿于民”的理念指导下,我市敞开扩建人民公园等一批公园,并对市民免费开放,让市民开窗见绿,共同享受城市花园。经过连续4年的大规模绿化,常州已经实现了“不管省道国道,条条都是绿色通道;不管道口路口,个个都是绿色窗口”,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生态林带防护体系。

  长效管理如何抓——

  创新机制

  环境改善后,如何长效保持是最大难点。自2003年建成国家卫生城市以来,我市逐步建立完善了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推进网格化、数字化城市管理,在此基础上实施了一系列城乡环境整治工程,使城市环境得到逐年改善。

  实施网格化管理零死角。我市从2009年开始积极探索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以乡镇、街道为管理网格,对其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秸秆综合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和环境信访等六项工作进行综合考核,有力提升了环境管理基础工作水平。

  推进环境监管全覆盖。按此要求,在监管范围上,覆盖了全市57个乡镇、街道;在监管内容上,包括了建设项目管理、废水、废气排放、固废处置到排污口规范化情况等各个方面;在监管时段上,对重点问题实施24小时全天候检查;在监管方式上,采取水陆并进、飞行检查、交叉检查等多种手段。在环境监管上,全面推进长效管理。

  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到位。列入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到2012年须完成的119个重点项目,已完成117个,完成率达98.3%。

  改变根源如何来——

  社会参与

  建成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后,最终目标就是要把常州建成“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宜居城市。在持续建设环保模范城市过程中,常州充分重视老百姓的感受,使其成为一项民心工程。

  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投入力度,着力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污染治理投入机制。2009至2011年,全市各类环保投入达217.56亿元,环境保护投资指数保持在2%以上。

  近年来,我市更着力解决百姓身边的环境问题,不断创新环境信访调处机制。建立环保技术服务平台,开办全国首创的环保技术超市;建立完善市12369环境信访举报受理中心;深入开展“大接访”活动,实施重点环境问题挂牌督办、领导包案等制度,通过环保圆桌会议、 “绿色护考”、压降环境信访“百日行动”等活动,环保信访受理率和结案率分别保持在100%和95%以上,实现了环境信访总量明显下降和群众满意率明显上升。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