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道德故事汇二:一个好人一盏灯 盏盏光芒耀龙城
发布日期:2012-06-19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烈火中的身影

  何刚,39岁,常州市新闸街道皓月涂料有限公司员工。

  马金丽,35岁,常州市新闸街道皓月涂料有限公司员工。

  眼看熊熊大火将蔓延至装满危险化学品的槽罐车,你会怎么做?2011年9月16日,江苏皓月涂料有限公司的两位员工就处在这样的危急关头。当时公司仓库门口突然起火,大火来势汹汹,就要烧至装满30吨二甲苯的危险化学品槽罐车,但以何刚、马金丽为首的员工们却毫不畏惧,他们丝毫没有犹豫和退缩,抢在第一时间救火。为了能更多地抢救公司财产,马金丽甚至还数次冲进仓库办公室灭火。在他们两个人的带领下,不到半个小时,就将火势控制住,并配合随后赶到的消防员最终将大火扑灭。

  但因火势较大,何刚的双手被大火灼伤,胳膊被烧坏掉落的窗户玻璃划破,且身上多次被掉落的不明物体砸伤;马金丽也因吸入大量浓烟而住院数日。可他俩没有抱怨,只想淡然地说:“心里就想着早点把大火扑灭,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点评:一场火灾,两位普通员工,义无反顾地带着同事们一起救火。他们知险而上,把平安带给他人,将灾难和危急变成了人民至上、他人至上的高尚情怀。


 

  善举之乐

  黄惠琴,48岁,重啤集团常州天目湖啤酒有限公司操作工。

  资助同村身患尿毒症的李腊兵1000元,资助瘫痪在家的史小平500元,资助家境贫困的张建琴家1500元……看到这里,大家或许会以为这位捐赠人的家境应该较为富裕的人。其实不然,这位资助者名叫黄惠琴,是埭头啤酒厂的一名普通操作工,每个月收入2000元左右,丈夫也是一位普通工人,两个人加起来年收入也不足5万元,并尚有一个在读大学的儿子。

  可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在黄惠琴带头下,已经连续七八年每年都拿出5000元来帮助他人。为了照顾孤老史洪才,黄惠琴不嫌弃老人大小便失禁,隔三差五地就去帮老人清洗被单。有时候被单等不及晒干,她就将自己家的床单送去给老人用。村民沈菊凤不幸患上肝病,丈夫要与其离婚。当得知该情况后,黄惠琴主动将沈菊凤接回自己家中,每天为她煎药,还时不时开导她,为她解开心结。

  也有人不理解地问黄惠琴:“你家条件也就一般,为什么还要这么管别人的闲事,自找麻烦呢?”可她总是笑着回答: “看到别人有困难,帮帮忙是应该的嘛,再说我也从中获取了很多乐趣啊!”

  点评:学会感恩是人生变得最“富裕”的重要一课。黄惠琴时时怀着感恩的心帮助他人,让人为之敬佩,同样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一个普通人的大爱。

#p#

 

  “多面手”

  严怀林,40岁,市公安局钟楼分局五星派出所副所长。

  2005年从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的严怀林,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严。老严虽然不是刑侦出身,可他凭借着肯钻研、爱琢磨、强实践的工作作风,成了所辖区内有名的老侦探。

  去年3月一天的深夜,值班巡逻民警带回一名可疑女子,尿检为阳性,严怀林闻讯立即赶到审讯室。此时,正值春寒料峭,身材瘦弱的女子穿着单薄外衣蹲在墙角瑟瑟发抖。老严一句话没说,只是将自己的外套脱下给女子披上,随即又倒了一杯热水放在她脚边,便坐到桌旁整理起材料。一个小时过去,他为女子换了5次开水,加了2次衣服,依旧没有问一句。但这名女子却因为老严对她的态度,最终主动承认自己确实吸毒,并全盘托出了一个组织、强迫他人吸毒、卖淫的犯罪团伙。根据女子的交代,严怀林连夜组织警力实施抓捕,一举抓获了4名组织强迫他人卖淫嫌疑人、6名卖淫嫖娼者。

  这样的故事,老严还处理了很多。仅2011年,他就带领警组同事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13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583名,将辖区警情压降了30%。

  点评:一个普通民警,在岗位上兢兢业业,面对犯罪嫌疑人,他不用有色眼镜看人;面对犯罪线索,他日夜追踪,不断挖掘资料,只为侦破案件。能破案能帮人的老严,在大家心中是一个标准的好警察。


 

  守  护

  邹国锦,48岁,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

  他工作20多年,救过的孩子不计其数。2008年5月,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了一名被确定为当时我省最严重的一例手足口病病人。当时孩子已并发严重的脑水肿、脑疝、肺出血、休克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生命危在旦夕。但是,严峻的病情并没有让邹国锦放弃。他连续十天奋战在病房,观察每一个症状体征的变化,分析每一份辅助检查结果,思考每一次治疗药物的调整。累了,搬把椅子在病床边坐一会儿,一杯接着一杯的浓茶,生怕错过孩子任何变化。经过细心的观察、严密的病情判断、谨慎胆大的用药,患儿终于脱离危险。

  为了竭尽全力帮助每一个孩子,邹国锦却亏欠女儿很多。有一次,已经休息的邹国锦接到电话,说医院接受了一位因为旅途疲劳患了感冒引起暴发性心肌炎的小姑娘,目前情况危急,需要他赶回来。他一刻都没有犹豫,立即赶回医院。经过一夜的全力抢救,他和他的团队成功挽救了患儿的生命。为了确保病人的安全,他又在病床边守了一天,直到第二天女儿打电话过来,同事们才听到他哑着嗓子愧疚地说:“爸爸记得答应你今天送你到无锡开学,但我现在真的不能走。对不起,爸爸食言了。因为我是一名医生。”

  点评:为了其他孩子们的健康,他放弃休息,放弃了陪伴女儿,对于每一个得到他救治的孩子来说,他就是一位健康的守护天使。

#p#

 

  陪读奶奶

  顾亚美,57岁,新北区三井街道居民。

  8岁的王宇煊是个帅气的小男生,5年前,他被确诊为重症肌萎缩。因为孩子的病,煊煊的父母离了婚。从煊煊3个月起,就一直是奶奶照顾大的。自从煊煊查出这个病后,顾亚美更是24小时形影不离。

  到了上学年龄,顾亚美向学校说明情况,坚持把孙子送进了小学。每天,她把孙子送到学校后,自己也留了下来。在课间,在上体育课时,她随时准备去搀扶摔倒的煊煊。在煊煊上课时,她再骑车回家,一天来来回回好几趟。班主任符丽萍看到老人家这样辛苦地来回跑,索性建议她在学校“陪读”,学校还特别为她在食堂提供免费午餐。“叫了她好几次,才肯去食堂一起吃饭。”校长高定荣说:“老人家很知趣,不好意思给学校添麻烦。”

  其实,煊煊不仅是父母离异,生活也很拮据。煊煊的父亲如今在一家私人工厂里当焊接工人,起早贪黑挣着一天70块钱的工资;妈妈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半个月来看一次孩子,也会给一些生活费;爷爷为了筹钱给孙子治病,白天在家照顾88高龄生癌症的老母亲,晚上还得到汽车4S店当夜班保安,可因为年龄大了,目前面临着被辞退的危险。

  “从生病到现在已经花了5万多元,可是医药费的报销却一直没有着落。”尽管如此,顾亚美依旧不放弃为孩子治疗。每周四下午,她都会带着孙子去针灸,风雨无阻,“为了这个孩子我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就盼着他的脚能好起来,能有奇迹发生。”

  点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身患重病的孙子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她是用自己的生命在点亮一个孩子的快乐和希望。


 

  在儿媳的病床前

  马玉琴,51岁,溧阳市溧城镇濑江花园居民。

  2006年11月,马玉琴的儿媳钱文文出了车祸,生命危在旦夕,医院劝她家放弃治疗,但马玉琴没有答应。在花费了巨额医疗费后,儿媳的命是救回来了,可也变成了植物人。

  马玉琴依然没有放弃。她听说高压舱治疗对于钱文文的苏醒有好处,立即将媳妇转到了南京一家医院做高压舱。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儿媳终于苏醒过来,但丧失记忆,心智如同刚出生的婴儿。马玉琴将儿媳接回家中修养,全天候地照顾儿媳的衣食起居。起初,儿媳一点都不能动,大小便经常失禁。在帮儿媳翻身擦澡时,因为要抱上抱下,体重只有80多斤的马玉琴常常因为抱不动130多斤的儿媳,累得满头大汗,身上也常是跌得青一块紫一块。儿媳身体状况稍好以后,她就帮着儿媳练习站立、走路。马玉琴夫妇还帮助儿媳恢复智力训练,先是训练她算简单的加、减、乘、除,接着再训练她读一些简单的文字报刊。

  亲情的关爱终于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现在儿媳虽还未完全恢复到最佳状态,但随着一天天的康复,除了能独立走路,还能正常与人对话,帮婆婆做一些晾衣、洗碗等简单家务,会用手机发短信,并能看书写字了。

  点评:媳妇照顾婆婆的故事很多,可是一位婆婆将出了车祸的儿媳当自己亲生女儿一样照料,难得。马玉琴可谓是一位好婆婆的典范。

#p#

 

  “阳光”男孩

  徐逸焜,12岁,解放路小学6年级学生,因病暂时休学在家。

  刚满12周岁的徐逸焜,3年前被查出患有骨肉瘤,经受了2次射波刀手术和25次化疗,却通过坚持阅读、上网等活动,乐观面对生活中的不幸。他在9周岁被确诊为恶性骨肉瘤时,就接受了右小腿截肢手术。没有了一条腿,9岁多的徐逸焜心里当然很难过。“我也哭过,但不想在妈妈面前哭太多。还有很多病友,他们都很坚强,我得向他们学习。没能保住腿我很难过,好在我还能看书,这真的帮我熬过了很多痛苦的日子。”

  养病期间,徐逸焜不仅会用书开解自己,还会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其他病友们听。他十分有爱心,病友硕硕的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他就把自己心爱的MP3送给硕硕,积攒的压岁钱也捐给更困难的病友。徐逸焜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老师,为此,虽然不能上学,但他读书更加勤奋。受他读书热情的感染,解放路小学六(4)班成立了“逸焜书吧”。

  点评:面对人生中的变故,一个9岁的孩子坚强面对。他将书作为人生支柱,这种韧劲和面对灾难的处理方式,实在是值得很多大人学习。


 

  夫妻店

  曹敏,42岁,常州市宏天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经理。

  2004年,曹敏夫妻俩双双下岗。4年失业期间,曹敏一方面打临工维持家庭基本生活,一方面寻找创业商机。夫妻俩申请办理了就业证和再就业优惠证,并且参加钟楼区就业处免费SYB(创业)培训班。通过市场调研论证、综合分析利弊、反复思索权衡,曹敏坚定了创业决心,决定从事保洁绿化服务工作。2008年7月,曹敏的信诚保洁服务部开张,并从一开始的夫妻店发展到拥有100多名职工的保洁服务队伍。在吸纳职工的过程中,重点录用“4050”人员,主要吸纳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和困难职工。

  点评:下岗,曾经对很多人、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可把困难变成机会,便通过创新创业,重新打造一片天地,曹敏身上体现的是常州人“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 ”的市民精神。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