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100岁常州籍社会学家章人英心系家乡道德讲堂
发布日期:2012-06-25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现年100岁的常州籍社会学家章人英19日给本报打来电话,称家乡的道德讲堂办得很好,并希望亲自来常州进一进道德讲堂。老人还撰写了有关论文,从极具时代感的公民意识出发,谈道德规范重建。

  他说,自己年纪虽大,但对家乡的关注一如既往,“家乡常州是个尚德之城,2011年回乡参加活动时,就听说常州道德讲堂的做法:凡人善举,身边人讲述身边事。我也很希望能回乡上一上道德讲堂,听一听道德模范的演讲;如果有机会,我也愿意给家乡父老做一场有关社会主义道德的演讲。”

  章人英是我市横林镇人,其父是辛亥革命中参与常州光复的16乡绅之一章子安。章人英早年就读大夏大学,师从吴泽霖,成为社会学方面的专家,后任教于大夏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是《辞海》社会学词条主要撰写人,出版《人类学词典》、《社会学词典》、《普通社会学》、《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论语五连环》等着作,80多岁时从华东政法学院退休后创办“新世纪国学沙龙”,并任《文摘》名誉主编。

  在电话中,章老先生说,他现居上海,但一直很关心家乡情况,经常返乡探亲,“去年,在常州的侄子和我谈起家乡的道德讲堂建设,我当时就觉得很好。现在社会进步很快,但道德滑坡也严重。在文化建设上,公民道德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章老先生说,听家乡的亲戚介绍,常州近年涌现了相当多的道德模范,如热心捐献“熊猫血”的朱金荣、拾到百万元不动心的林雪翠等,“不仅仅是他们的高风亮节值得敬佩,更关键的是他们的行为能给整个社会作出表率。”

  章老先生还给记者发来了他在2月份撰写的《发扬公民意识,重建道德规范》论文,全文5500余字,从极具时代感的公民意识出发,提出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要注重4个关键:诚信待人、奉公守法、互惠平等、长幼有序。

  同时,章老先生还附赠了一首自己写的诗《故乡常州行》。

  附:

  故乡常州行

  相交尽数白头翁,

  一席倾谈满座风。

  文化传承吾辈事,

  家园守护赖诸公。

  链接:

  大夏大学

  大夏大学是1924年因学潮而从厦门大学脱离出来的部分师生,在上海发起建立的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大厦”即“厦大”之颠倒,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学。抗战期间曾西迁贵阳,与复旦大学合并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联合大学,光复后迁回上海。1951年10月,在原校址与光华大学合并后成立华东师范大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