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老常州”的端午节,有着各种多姿多彩的习俗
发布日期:2012-06-25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吃端午粽 端午吃粽子,有多种意义,大多数人倾向于这是为纪念我国大诗人屈原的。端午前一两天,古城常州家家户户以箬叶包糯米粽,有火腿、赤豆、蚕豆瓣、纯米粽等各色。节日晨起,先以粽供祀祖先,然后蘸糖而食。多数人家还在煮粽子时将咸鸭蛋、鸡蛋一锅共煮,吃时蛋品味更香鲜,有的人家将粽子赠送亲友。

  龙舟竞渡 龙船长丈余,以木制龙头龙尾,涂上油漆彩绘,数十人穿一色衣裤,手持划桨,拨水向前,或数舟并列,比赛到达终点先后。130多年前的丁丑戊寅(1877-1878年)年间,常州白云渡(今迎春步行街)地段是龙舟竞渡,欢度端午最热闹之地。东门有大小青龙,南门有金龙、白龙,北门有白龙等等,六龙齐飞,标志着六龙古城尽欢腾。

  菖艾驱邪 旧时俗称五月为毒月、恶月、忌月,于是普遍以菖蒲、艾枝挂于门楣。菖蒲有浓香味,可入药,名为“水剑”,与药用价值很高的艾枝扎成一把插挂门框边上,好似一把利剑,以资辟邪。午时取“煮粽水”与菖蒲、艾叶煎都成汤,用其根茎蘸着遍洒居室,口念“大虫踏煞,小虫药煞,手里有药,握把撒撒”,在农耕社会,这是清毒杀虫之举,作为民间的防疫活动,现在此举已使人感到可笑了。

  穿五毒衣 逢年过节,儿童少年最快活。端午这天,早晨起来,就有一个用彩线结成的网络,放个鸭蛋,挂上颈上,四处炫耀,极为高兴。中午穿上印有蛇、蝎、蜈蚣、壁虎、蟾蜍的姜黄色衣裤,额上蘸雄黄酒写的“王”字,以取健如狮虎之兆。午后则随着奶奶或母亲到田头上采集百草,包括艾草、菖蒲、枸杞、野草莓等等放在煮粽子水锅里煎,给孩子“洗艾浴”,以防“疰夏”,祛除疮疖,安全度夏。

  挂钟馗像 老常州的民间,端午节还有悬挂钟馗像的习俗。常州老前辈于端午节挂钟馗像,象征驱除鬼祟、保平安。现在连画钟馗的人也很少了。

  张丈母娘 老常州的规矩,每年端阳、八月半、春节,女婿要张丈母娘。“张端阳”一般在节前的四月底,除了咸鸭蛋、葡萄之类的传统补品,新女婿送礼的分量比老女婿要重。丈母娘只会象征性地“收”下部分礼品,会对女婿说,心意我领了,这是请你带回去算我请亲家母吃的。同时也会附加一些自己的礼品回赠。这种礼俗现在也还流行。

  古代相传下来的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雄黄含有三硫化二砷的成分,会危害人体健康,现在都不会喝这种含有毒性的东西来“驱邪祛病”了。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