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75岁造鼎老人想收一个徒弟: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发布日期:2012-07-05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在丽华一村,有这么一个怪老人,整日足不出户,在屋里忙活他的青铜鼎,左邻右舍给他送了个外号:鼎痴。

  老人名叫陈宝康,75岁,是一名10级木磨工,从武进水泥制品厂退休。

  记者6月19日走进陈老先生的家中看到,不足70平方米的屋子里,桌上、柜上、电视机旁,放满了各种式样的金属鼎,他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这些鼎,都是我自己造出来的!

  陈宝康与鼎结缘22年了。

  1990年,陈宝康接到上海玉佛寺的邀请,制作一口1吨多重的方形鼎,陈宝康精心准备设计图,制作模组,一举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鼎作品,玉佛寺方面非常满意。

  打那以后,陈宝康开始对鼎文化着了迷。退休在家后,无论白天黑夜,他都专注于研究中国古代的各式宝鼎,并研究各式鼎的制作工艺。他拿出两只大小类似的金属鼎给记者看,说:“这两只鼎,外表接近,但制作难度却相差好几倍,制鼎的难度与大小无关,而是看鼎身有无直接打造的鋬形装饰和鼎中有没有文字。”他说,20多年来,自己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制鼎技术,现在制作一只20厘米大小的鼎,成本在3000元左右。

  陈宝康告诉记者,自己做的鼎,除留在家中外,常武地区有30多口都是他制造的:“想收个徒弟,自己年纪大了,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