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省级媒体集中采访“三创三先之星”史国生
发布日期:2012-10-12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继尤辉之后,金坛华罗庚艺术团团长史国生成为全省第35个“三创三先之星”。11日——12日,新华日报、江苏卫视、省电台、扬子晚报、现代快报、中国江苏网等省级媒体采访团,在金坛集中采访史国生的先进事迹。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琪,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缨出席了今天(11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

  华罗庚艺术团是最早实施文化建设工程,最先试水文化体制改革,最终获得成功转型发展的范例之一。团长史国生是一位勇于担当的改革者,是全市众多“三创三先”先进中的优秀典型,是我市宣传文化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2002年,金坛市锡剧团率先开启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更名成立金坛市华罗庚艺术团,彻底走向市场,开始艰苦的创业路程。面临当时全国一些剧团陷于困境、发展乏力的大背景,史国生带领华罗庚艺术团苦苦思索,研究如何走向市场、接轨市场。凭着他对事业的挚爱,也凭着他以情动人的执着,更凭着他不怕被拒绝的韧劲,最终,他们凭借创新的思路和敏锐的嗅觉,紧扣时代主题,立足现实题材,拓开剧种(由地方锡剧转向现代剧、儿童剧、话剧)、拓宽受众(由中老年人转向学生及未成年人)、拓展市场(由本地转向省内外)。剧团成功转型,也由此而风生水起,从最初的《少年华罗庚》、《飞吧,大雁》到《永远的雪梅》,史国生和他的团队创造了受到文化部赞誉的“演出神话”。

  徐缨表示,史国生能够入选全省“三创三先之星”,既是对他多年来艰辛创业、勇挑重担、敢争一流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常州文化建设率先改革、大胆实践、创新发展的极大鼓舞。

  在前不久揭晓的全国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中,由华罗庚艺术团创作的儿童剧《留守小孩》,紧扣当前社会热点,使舞台艺术和观众视点形成强烈共鸣,创造了联演1100多场的完美记录,实现了县级剧团问鼎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历史性突破,是这一届“五个一工程”奖项中唯一的一部儿童剧。近年来,我市文艺精品迭出,呈现出市场叫座、群众叫好的良好景象。“常州智造”的电影《秋之白华》和广播剧《君子史良》均在全国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中获大奖,获奖数量占江苏省获奖总数的近半壁江山,高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听了史国生自己的介绍后,周琪感动地说,史国生身上有精神,华罗庚艺术团有精神,是江苏“三创三先”的典型,更是江苏文化建设工程的典型,采访团的记者要深入发掘史国生身上的情怀和品质,大力宣传。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