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服务残疾人,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今天(30日)下午,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基地在常州聋校正式成立,副市长张云云、市政府副秘书长梅向东、市教育局局长丁伟明、市残联理事长郭逸新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
就业是民生之本,残疾人实现就业,意味着残疾人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是其融入社会,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重要途径。此次残疾人培训基地的成立,将以满足残疾人朋友不断变化和增长的就业技能培训需求为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多层次的就业技能培训,着力加强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以及远程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使残疾人朋友能够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逐步实现脱贫致富,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揭牌仪式上,副市长、市残工委主任张云云发表重要讲话。她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参与、协调运作的残疾人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机制。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常州市残疾人继续教育基地,是助残工作社会化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反映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和真真切切的帮助。
张云云指出,目前我市共有2万余名残疾人有不同类型的职业技能培训需求,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各级残联要努力弘扬奉献精神,坚持以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为己任;市教育局、人社局等部门要立足各自职能,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服务,切实保障残疾人的相应权利。她呼吁相关单位能大力宣传关爱残疾人,积极为残疾人做好事、做善事的感人事迹,吸引更多的人关心残疾人事业;同时,她也希望广大残疾人要常怀感恩之心,要以自强自立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的关怀。
接下来,我市将积极开展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和自主创业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预计五年培训残疾人1500名:
(一)2012年底前常州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及继续教育基地挂牌运行;
(二)2013---2014年,第一期开设培训班8个。有:中式面点班、服装工艺班、办公自动化班、美容美发班、烹饪班、西式点心班、服装干洗班、电脑绣花班(设在乔裕电脑绣品公司内)。培训学员600名。
(三)2015年,第二期拟开设培训班10个。有:服装设计班、电脑平面设计班、毛线编织班、美甲、剪纸培训、乱针刺绣、窗帘制作、字画装裱工艺技术、网络营销培训、中医足疗与盲人按摩等科目。培训学员400名。
(四)2016年,第三期开设拓展项目。组织开展高技能、高收入的“双高”培训,包括动漫制作培训、服装CAD制作培训、速录师培训等。培训学员500名。
其他拓展项目根据培训需要的发展情况适时开展。
学员招收:基地主要招收全市城乡就业年龄段持证的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以及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残疾毕业生及在校初高中、大专及本科生等新生劳动力。市残联对本地户籍残疾人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实名登记,建立数据库,并根据残疾人需要和就业要求组织报名,或培训基地通过宣传手段号召残疾人自主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