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自购摩托车、遥控摄像头、相机,独创“扎带”捆绑法,凭借着简单的装备,3年来,他们协助警方抓获各类违法嫌疑人120余名,这就是武进区公安局前黄派出所的便衣巡逻队。
心得: 是贼,就有贼样
队长王路生,33岁,2003年从武警部队退伍后被招入前黄派出所当联防队员,获得过省级巡逻之星的荣誉。6年前曾只身徒步追5公里累趴一名抢夺嫌犯;趁着送女儿上学后的空档,他能“顺便”抓上两名盗窃电动车的偷儿……黑色的毛衣夹克配军绿色的休闲裤,一头竖起的短发下一张略带稚气的脸,阳光帅气的“型男”模样很难让人将他与这些久闻的“传奇”归于一处。
“大家都住在前黄,上街买个菜理个发也能多看一眼管个事。”在所里工作了10年,王路生长期在一线协助公安工作,那人那车是不是有问题几乎逃不过他的眼。
9月18日,一名男子骑摩托车带另一名男子来到农贸市场,“做摩的生意的送完客就走了,他却在那儿一直等着。”对方的举动让王路生产生怀疑,他让队友看着骑车的,自己跟着下车男子进入市场,可那男子只买了一个山芋便又上车离去。疑点上升,王路生立即指挥队友采取交叉战术紧跟其后,在两人对一名单身女子实施抢夺后,迅速冲了过去。“是贼就有贼样,有时遇上了跟了一段路,他们会来个360度拐弯迎面开来,心虚的眼睛还会瞄一下你。”王路生颇有心得。
协作: 包抄时,只需一个眼神的交流
人熟、地熟、情况熟是队员们的优势。腰间挂个水壶,戴着一顶鸭舌帽,穿着冲锋衣,嘴里叼着根烟,脸上黑乎乎的,这是队员陈亚光的日常打扮。“看样子像个坏人吧。”他自我揶揄。就这么一个“不扎眼”的队员,一顿饭的功夫,便抓来了3名吸毒人员。那是在前年,陈亚光接到抓捕吸毒人员的任务后,熟悉情况的他中午就到镇医院注射室里蹲守,“那些人,总会趁着护士吃饭人少的时候去拿针管,谁伸手,就抓谁,一逮一个准。”几年下来,栽在陈光亚手里吸毒人员的不在少数,都记满了一张白纸。
今年9月份,他们还破获了抢夺金项链20起的“飞车二人组”大案。“当时就一个眼神,我与刚巧巡逻过来的王路生队长就对上了暗号。”队员陈亚光说,那天休息,刚值了个班。上午回家洗了澡便骑车上街买鱼饵,钓鱼是他多年的爱好。“那辆嫌疑摩托车刚巧从岔路口驶过,一下子就敲定了他们!”
什么车子,什么人,他们的特征是什么,这些“功课”做得好不好,对队员们来说至关重要,“每次民警分析预判出来的嫌疑人图像都会被我们第一时间上传到手机里。”陈光亚说。
没有询问,没有停下,甚至没有减速,心领神会之下,巡逻经过的队长王路生不动声色地追赶上去,闻警而来另两组队员也迅速掩杀而来,对嫌疑车辆形成包围,5分钟后,两名嫌疑人被后面的一辆摩托车追上截停,两个都抓了。
秘籍: 从实践中,独创“扎带”捆绑法
在队员的后备厢里,放着一捆电工固定电线用的白色扎带。“扎带不贵,20元一捆100根。”陈光亚说,用这扎带抓捕嫌犯时特别省心实用,一穿一抽就能把对方给绑了,又不会给对方造成伤害,这套独创“扎带”捆绑法这是他从实践中琢磨出来的。
一个小手台、一本小本、一个照相机是每个便衣队员的“标配”。小手台是派出所统一配置的,便于警情互通;小本子是用来记录巡逻过程中发现的可疑情况;照相机是队员各自买的,用来固定证据。为了在跟踪过程中锁定和掌握可疑对象,队长王路生还为自己购置了一套带有摇控的摄像头,有情况的时候就夹在摩托车车头进行实时记录。
“他们把这份职业当成了事业,毫不逊色于我们公安民警。”前黄派出所所长蒋轩评价说,老百姓称他们是“草根巡逻队”,成立3年来,8名队员共协助警方抓了120余名嫌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