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连线芦山抗震——
本硕博麻醉连读常州女生24小时不出值班手术室
“妈妈,我们现在不接伤员了,医院恢复正常手术。”昨天中午,张云霞接到女儿蔡晶晶的这条短信后,两夜没合眼的她终于安心了。
20日早上8点,蔡晶晶的一条短信“我们这里地震了”让张云霞心悬半空,虽立即拨打电话,但已经打不通了,好在QQ还在线。通过QQ,张云霞断断续续地和女儿连上了线。
张云霞告诉记者,女儿是川大华西医院的学生,本、硕、博8年连读,在第5年的时候选择了麻醉师。
地震发生时,女儿正在医院12楼手术室,准备给病人进行术前麻醉。“她告诉我,当时楼晃了一下,接着医院就通知无关紧要的手术暂停,学生回去抓紧时间休息。”张云霞回忆说,下午4点,女儿在QQ上留言称,学校开动员大会,接着就进手术室待命了。晚上近8点,女儿接到第一台伤员手术,至于伤者的情况,女儿未详细说明。
21日下午5点,蔡晶晶短信给张云霞报平安,同时告诉她晚上8点开始要24小时值班。“当天晚上她做了两台手术,就去其他手术室帮忙了。听她讲,男同学都去一线了。”张云霞说,2008年的时候,女儿经历了汶川地震,这一次已经很镇定了,“虽然我嘴上不说,心里总还是担心的。”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蔡晶晶高中时的物理老师、市一中教务主任陶兆宝,他告诉记者,晶晶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那时她个头不高,经常坐在第一排、第二排。她非常关心集体”。
在蔡晶晶高中班主任沈金梅的眼里,她是个踏实、懂事、文雅的学生。沈老师至今还记得晶晶在毕业后第一个教师节发来的短信。“短信中,晶晶说老师教给她的做人道理永远不会忘。”这让沈老师欣慰至今。
对于晶晶填写的高考志愿,沈金梅印象深刻。“她考的分数很高,按我们的话说,报考川大有点可惜了。”沈金梅说,晶晶很有主见,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当医生,报的是本、硕、博连读,“我还劝她这样读书很苦,但她义无反顾,直说这个苦吃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