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岁的臧荷琴在光华学校做了9年校长。6年前,她正式退休,开始在天宁区康苑康复服务中心照顾18名智障毕业生。这期间,她被查出患有癌症,做过多次化疗,却对学生不离不弃,因此被称为“臧妈妈”。
臧荷琴原是武进一所幼儿园的园长,24年前调到光华学校工作。
光华学校是我市唯一从事智障教育的特教学校,学生的智商大多只有30-40,生活不能自理,屎尿常常拉在身上。她不嫌脏,每次都拿到厕所用手洗。不少孩子从一年级起就由她照顾,等到臧荷琴退休,孩子们也从光华学校毕业。
毕业了,他们怎么办呢?
臧荷琴不放心,决定加入“康苑”——这里的18名智力残疾者里,有16名是光华学校毕业生。
在这里,臧荷琴教他们做康复训练、培养兴趣爱好、学烧饭……常人难以想象,一名学生能认出电视上的国家领导人,是臧荷琴用多少汗水换来的。她自掏腰包,给学生们买玩具;一有新电影上映,第一时间带着他们去观看。
有一名叫姜东的学生,残疾程度较轻,臧荷琴觉得他的前途不能荒废,硬逼着他去找工作。前后近两年,姜东终于在雕庄街道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姜东很感激,不管多忙,下班后总要到臧荷琴家转一下。姜东说,工作很累,但自己从此是个有用的人了。臧荷琴听了,不由得泪流满面。
2007年,臧荷琴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儿子拿来10万元,哭着求她好好静养,女儿则威胁“你如果再去,我大学也不去上了”,她被迫答应。但第二天吊针一完,她把针头一拔,又回到了老地方。因为有家长不知病情,打电话说:“你不来,孩子眼里都没了神采。”
邵女士的儿子已跟了臧荷琴16年。她告诉记者,除了父母,从未见过有任何一人,能像臧校长一样,呕心沥血地照顾这些孩子。她哽咽着告诉记者:“像我们这样的家庭,遇上这样的老师,真是全家的福气。”
“我老了,但会做到起不了床的那一天为止。”臧荷琴擦了一把汗,笑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