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明城市建设进入了调优质量、调高水平的新阶段,这项工作已经从过去突击式的模式,转变成注重常态长效的常规工作,推动各项工作实现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是当务之急。今年以来,戚墅堰区坚持“群众满意向上攀登,文明建设向下扎根”的创建理念,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化压力为动力,努力夯实基础,不断积累优势。
一是严格管理常抓不懈。区建设文明城市指挥部按照“机构不撤、人员不散”的总要求,完善创建运行机制,以“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工作为抓手,促进文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整治公共环境,加强对公园广场、交通干道、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的整治工作,强化日常卫生保洁,提升城市环境面貌。维护基础设施,确保已有的公共基础设施功能完好。优化交通秩序,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周周行”活动,引导市民遵守交通法规,养成文明习惯。优化文化环境。在网吧、校园周边等开展集中整治行动,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纯净空间”。
二是发挥优势提升品质。紧紧抓牢道德讲堂这个有效载体,在全市率先探索把道德讲堂建设融入百姓生活。开展了“道德讲堂--结婚颁证仪式”,以及祝寿、退休等各类生活化道德讲堂,在中小学开展班班道德讲堂,道德宣讲覆盖所有学生,全区7个社区9个村实现道德讲堂全覆盖,促进道德教育日常化、生活化,公民道德建设氛围更浓,效果更实。广泛动员基层宣讲员、信息员队伍,深入挖掘道德模范素材,不断完善全区模范典型数据库。截止5月份,我区已有4人入选“常州好人”,1人入选“江苏好人”,1人入选“中国好人”,继续位居全市前列。开展“心愿成长树?实现微心愿”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着力打造“微心愿”志愿服务品牌。积极拓宽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潞城小学、东方小学建设学校少年宫,有效地填补了课外教育管理的“真空”,让广大青少年充分接受第二课堂教育。
三是联动协作全面迎检。全区对照2013年测评体系要求,分解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人,主动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加强自我督查与整改。针对城市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管理、公共秩序维护、窗口行业服务等直接反映城市文明程度的重点难点工作,拿出有效整改方案,开展了大范围自查自纠,大力度整改完善,确保措施到位、全面达标、不留死角。同时,利用“社区天天乐”活动等宣传阵地,通过文艺演出、发放资料、入户宣传等形式,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突出成效和明显进展,争取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提升市民知晓率和满意率,形成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