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天宁区积极探索党员志愿者服务新模式
发布日期:2013-01-23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天宁区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的作用,探索四大服务模式,切实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急必解”,极大提高了基层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截止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志愿者队伍314支,党员志愿者2100多人,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千场,服务人员近十万人次,涌现出“一加爱心社”、“雷锋科技服务队”等一批全国、全省有影响的优秀服务典型。

  “智能式”服务更便利。依托天宁区政府网站、志愿者数据库、社区党群服务站和社区服务平台,逐步建成以“一网、一库、一站、一平台”为核心的智能化党员志愿服务新框架,形成方便快捷、信息共享的“一站式”服务体系,让党员志愿服务直通车直接开进群众家中。借鉴“淘宝”模式,在网站上发布每支志愿服务队的具体内容,登记志愿者特长,同时将支付货币改为付出志愿服务,将购买商品换成对社会、对他人的奉献与关爱,通过“购志愿”让志愿服务更加人性化、时尚化。

  “区域式”服务更全面。按照“区域统筹、集中配备、集约共享”的理念,以区域化大党建为契机,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重点, 成立村、居、企、校共同参与的“区域专家组”,在街道党工委的统一组织下,到各村、社区开展巡回服务。同时根据区域内各片区不同需求,及时提供相关服务,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层次全方位为辖区居民服务。

  “站点式”服务更周到。依托街道、村、社区党员服务站点,定期公布志愿服务时间、地点、项目等内容,既方便群众对服务项目的了解,又方便志愿者合理安排时间参与活动,做到“站点固定、人员有效流动”。对一些愿意提供志愿服务的理发店、私人诊所等,采取挂牌的形式,为特定的服务对象提供免费服务,做到“经营与志愿服务两不误”。

  “结对式”服务更贴心。对一些志愿服务时间相对较长、较固定的志愿者,以团队为单位组织与一些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和特困家庭等常年开展结对服务,努力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为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全区统一印制“社区志愿服务储蓄卡”,志愿者持卡服务,由被服务者或社区干部记载相应服务内容、服务时间等相关信息,作为今后享受他人义务服务的凭证,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