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坚守在工地过节,最难释怀的是对家的挂念
发布日期:2013-02-17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春节期间,曾几次走进龙城大道隧道工程工地现场。

  作为我市重点市政工程,这里有近50位工人留了下来,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工地上12道门岗,保安组留守的24位队员依旧日夜两班倒,每天仔细巡查着角角落落。

  “降水这道工序万万不能停。”有技术人员的专业要求,也有降水组工人们的艰辛付出。早晨6点半照常起来干活,机器设备一直要有人“伺候”,排水过程是否顺畅也时时刻刻需在户外看着。

  有些老家在贵州、四川的兄弟由于工期紧张,放假迟了,年前没能买到回去的票,等着年后去火车站碰碰运气。

  也有些工人,深知挣钱养家不易,年前刚从别的工地下来,又迅速来到常州。他们听工头讲,这里春节一过紧跟着就复工。

  过年气氛,只在生活片区的零星细节里依稀感受得到。

  一口旧锅,咕嘟咕嘟笃着香气四溢的排骨萝卜汤。四五块暗黄中透黑的腊肉,在刺骨寒风中轻轻摆动。

  两三工友围拢在墙角边研究一根天线,边上有人兴匆匆插着嘴:“下午刚出去买的,弄好了晚上就能看春晚了。”

  他们,一张张朴实的脸庞。会因为你凑近递上一支烟而憨憨地笑,会因为相机镜头的闪烁而难为情地转过头,会因为一道家乡风味菜肴、一句熟悉乡音而敞开心扉聊起故土的儿女与父母。

  他们,总是徘徊在城市边缘,想要靠近,却又始终隔阂。从一处漂泊到另一处,从一个工地辗转到另一个工地,以最卑微的姿态为生计打拼,但也不曾放弃内心那些最微小的梦想。

 

  希望家里三个孩子都能考到镇上念高中

  人物:陈文玉 降水组工人 43岁 安徽蒙城县人

  在工地见到陈文玉的那个早晨,是半个多月来最冷的一天。从6点半干活开始,陈文玉却已忙活了2个多小时,身上只穿一套单薄的蓝色粗布工作服。

  走近才发现,他满脸被风霜“雕琢”的沟壑竟是那样深刻,与43岁的年龄并不相称。

  河北、湖南、广东、上海,再到南京、无锡……陈文玉掐指算算在建筑工地上呆了有十多个年头。

  “想家哟,怎么不想。去年在港珠澳大桥工地干活,春节也没回去,今年龙城大道隧道又是重点工程。”

  几个月下来,攒了2万多块钱,陈文玉自己基本没舍得花,前几天寄回老家了。就拿出千把块在工地附近的麦德龙超市买了套新衣新鞋。

  这是他一年多来,第一次给自己买衣服,买完就叠好收拾进箱子里。“工地上天天灰里来灰里去,根本穿不上,以后回老家再说。”

  降水组工作要持续到5月,之后去哪陈文玉并没仔细想过。他最大的希望是三个孩子考到镇上读高中,以后能上大学最好。

#p#

 

  想带2岁的儿子去恐龙园逛逛,就是门票太贵了

  人物:郭春雷 保安组队长 29岁 河南周口人

  除夕下午,郭春雷憨憨的圆脸上走到哪都挂着笑。

  兄弟们都打趣他:“瞧那得瑟劲儿,不就是媳妇带着儿子马上过来嘛。”

  年纪不大,已当上保安队长,几句聊下来能感觉这个80后小伙子,有着超越同龄人的责任与担当。

  “节假日工地安保最重要,我得带头不回家给其他兄弟做榜样,队里不少60后、70后,做小辈的必须拿出样子。”

  门岗亭是用简易板搭的,尤其上夜班,四面窜风嗖嗖地冷,偶尔开下取暖器才能让身子暖和一点。

  说起这些,初中毕业就离家打工的郭春雷不以为意。“我们这种文化不高的出来谋生,不靠吃苦还能靠什么。”

  终于抽空到汽车站把坐了7、8个小时大巴的老婆和刚满2岁的儿子接到工地,郭春雷来不及安顿娘俩,就忙着替当天要上晚班的弟兄们提前张罗起年夜饭。

  “来常州两年多,一直很想去恐龙园逛逛,就是门票太贵。这回,一定得带儿子去。”

 

  想工地早点开工,趁年轻靠自己实力多挣点钱

  人物:陈梦昀 钢筋组工人 25岁 贵州纳雍县人

  带毛领的褐色仿皮夹克、乔丹牌红底运动鞋,再加上条黑色窄腿牛仔裤,让长相本就不错的陈梦昀看上去更精神。

  这是和父辈一代完全不同的建筑工人模样。

  在不开工的日子,陈梦昀会像城里的男孩一般把自己从头到脚都捯饬整洁。

  会整日握着只最新潮的国产智能手机,打游戏、玩微信、听听《江南Style》。

  会不满足在食堂吃4、5块的一顿饭,而常常拉着两三工友到附近小饭馆改善下伙食。

  老家在贵州的陈梦昀十几岁背井离乡,半个月前,刚随师傅从内蒙古到常州。“听说这边一过年就有活干,能赶紧挣到钱。”

  进过工厂、打过零工,好奇形象不错的陈梦昀怎么选了最累最脏的钢筋工。他倒是坦率:“一个月4、5000元,哪里找,想趁年轻靠自己实力多赚点。”

  大儿子5岁、小女儿2岁——找个老家或同等境遇的对象早早结婚、生子,是他们一代唯一与父辈相似的地方。

  因为帅气,也会被城里女孩搭讪,陈梦昀却摇摇头:“不太喜欢和她们接触,太现实了,有房有车有稳定职业,这些都与我无关。”

 

  再干个2年,就和老婆回老家住新房子养老去了

  人物:黎帮中 木工 48岁 重庆万州人

  小年夜上午,黎帮中和老婆手牵着手一道去附近家乐福超市里买点年菜。

  今年工地上的活结束得晚,往四川方向的火车票又紧张,最后黎帮中没有买到年前回老家的票,也就准备安安心心带着一双儿女,留在工地上过个年了。

  除夕下午,黎帮中老婆要紧把一身簇簇新的行头穿在身上了。白色绒线帽、白色领子的皮衣、黑色高跟长靴,衬得人喜庆不少。

  2001年,黎帮中就在常州驻扎下来,一晃十几个年头过去,常州大大小小的工程也参与了不少。

  先把老婆接过来,他去哪个工地干,老婆就在哪个工地上打打杂。后来一双儿女成年了,老家呆不住,也纷纷来常找了工作。

  前年,靠在工地上攒下的钱,黎帮中在老家花40多万买了套90平方米的小户型,还给自己和老婆都买了份太平洋保险。

  “再做个两年,我和老婆准备回老家住新房子养老去了,辛苦了半辈子,也要歇歇啦。至于子女,随他们自己奋斗好了。”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