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节前夕,常州高新区春江镇慈善基金会正式揭牌成立,共筹得善款452万元,这也是新北区登记成立的第二家镇级慈善基金会。
据统计,目前,常州高新区有4004户家庭8088人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线以下,有617名五保(孤儿)对象;有9176名残疾人,其中重度残疾人达1958人,一户多残269人;还有4565户低保边缘家庭依靠政府救济和社会资助生活。困难群众多、财政资金少是现阶段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已成为协助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补充和迫切需要。发展慈善,探索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加快新北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幸福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进程中的现实需要。
2007年7月,常州市慈善总会在高新区设立慈善分会,并在该区各镇、街道设立了工作站,社区、村委设立了联络点。而从去年开始,高新区就在全区民政工作会议上明确,要进一步完善慈善工作机制,增强镇、街道自身日常慈善救助能力,成立镇、街道慈善协会(基金会),并纳入工作考核。截至目前,该区先后登记成立了南港港机慈善基金会、江苏省豪爵慈善基金会、西夏墅镇慈善基金会、春江慈善基金会、春江新魏花园社区爱心行动协会、罗溪镇慈善协会等慈善组织(还有5个代登记),将善款用到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形成了全区“扶贫、济困、赈灾、助医”的长效机制。
成立近6年来,常州市慈善总会高新区分会坚持以“扶贫济困、敬老助残、赈灾救助”为宗旨,累计发放救助款360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6万余人次。期间,共计开展各种募捐活动8次,四川汶川、青海玉树赈灾捐款3374余万元,社会各界募捐参与率为全市之首;慈善企业认捐利息653余万余元;慈善“一日捐”及机关事业单位捐款达409余万元;引导区内优秀企业家采取多种形式参与慈善,签订慈善定向捐赠协议200余份,下拨慈善定向捐助款项2500余万元。其中,涌现出以天禄建设、南港港机为代表的一批慈善公益事业新亮点。
同时设立慈善超市,以实物救助为主要形式,为困难群体提供有效救助。截至2012年年底,全区共建成慈善超市13家,对低保、无劳动就业能力家庭和因特发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3000余户家庭,实施以生活必需品为内容的实物救助242万元,较好地缓解了困难群众生活中的燃眉之急。为进一步完善慈善超市救助机制,让救助对象享受更便捷、优质的服务,高新区慈善分会在河海街道慈善超市与“淘常州”近邻管家有效对接,建立并实现了“慈善超市”网络化的操作体系。同时,还设立了邻里互助慈善捐赠点,居民家庭、企业有闲置物品可直接捐赠给慈善超市,困难家庭可凭有效证明免费领取所需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