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爱送往万里之外大山深处:17年改变男孩命运
发布日期:2013-03-15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他们有的住在山洞里全家共穿一条裤子,他们有的特别聪明却念不起书……他们是一群生活在大山深处却怀揣梦想的孩子。在常州,有这么一群志愿者,他们心疼这些顽强而坚韧的孩子,他们默默地将他们的爱送往大山深处,他们的爱,改变了遇到他们的孩子们的命运。

  1996年,因为战友的求助,老谢开始资助远在甘肃的贫困学生爱人患病多年,医药费开销很大,可他从来没有中止爱心

  17年,一个男孩的命运因他而改变

  前年,老谢又资助了一个金寨小学生

  “谢叔叔,您好!我在这所学校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语文:95分,数学:97分……”老谢掏出手机,翻出一条短信,语带自豪,“他没见过我,一直喊‘叔叔’,我都是快退休的人咯……”

  短信来自安徽金寨国税希望小学的蔡同学。老谢从前年开始资助他,每年寄去3000元。

  “以前资助的一个孩子已经成家立业了。再找一个,接上!”老谢说,“这也不算什么事啊,你们就别采访我了!”

  “这下我放心了!”

  17年前住山洞的男孩,如今在平凉市当上了公务员

  老谢叫谢腊清,在天宁国税一分局工作了20多年,今年12月,他就要退休了。

  年轻的时候,老谢在陕西当过17年的兵。1996年底,已经转业回常州工作的老谢接到一个老战友的电话,说要来一趟常州,带6个孩子的资料来给他看看。

  “我这个战友转业后在甘肃平凉当了干部,当地山区特别贫困,有不少孩子念不起书。他选了6个孩子,都是家里穷、成绩好的,带资料来给我们江浙一带的战友看看,有没有人愿意资助他们。”

  老谢一问,山区的小学学费一年只要200元,也就自己两个月工资。他想也没想,选了个五年级的男孩,一口应承下来。

  第二年秋天,老谢去平凉山区看望男孩,男孩和父母、姐姐住在山洞里,家徒四壁。“一开始,我看到他姐姐站在外面,然后姐姐进屋去了,妈妈再走出来。后来才明白,家里只有一条裤子,妈妈和姐姐是轮着穿的!”

  回常后,老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装了两大箱衣服寄过去。

  男孩很争气,中学毕业后考上了西安交大。大学毕业后,又考上平凉市的公务员,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老谢很欣慰:“这下我放心了。”

  “还好,家人没反对我这么做。”

  妻子血液病十多年,4年就得换一次血

  从常州到甘肃,十几年间,老谢的帮助改变了一个男孩的命运,却从未向人提起。直到去年,同事偶然间在老谢桌上看到了一个从甘肃寄来的信封,上面写着“谢腊清爸爸收”。一再追问,老谢不得已“暴露”了。

  同事们都惊住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老谢的爱人十多年前就患血液病休息在家,每4年要换1次血,每次费用高达20多万元。老谢自己的心脏也不好,不止一次晕倒在会议室。女儿也正当是念书花钱的时候。老谢一个普通基层干部,全家上下需要用钱的地方这么多,怎么还愿意往外寄钱?

  这么问老谢,他笑了半天,自己也吞吞吐吐答不上来。“说了要帮的,总不能突然断了吧……”“平均每年出几千块钱,也不是特别多……”“我们家人都很好,爱人的病,全家都会帮衬的……”最后终于承认:“其实一开始是瞒着家里人的,可后来被发现了。不过还好,他们从来没有反对我这么做。”

  家人不仅没有反对,还受了老谢的影响。受助男孩上大学那年,同在西安交大念书的老谢女儿正上大四,毕业前,她带着同学一起去了平凉山区,把爱的足迹留在了那片贫瘠的土地。

  “他周围的人还是不知道我比较好。”

  从不透露受助男孩的任何信息,婚礼也不去

  虽然感情早已亲如一家人,但男孩的婚礼,老谢没有去。除了老谢、家人、战友和男孩的妻子,没人知道男孩的姓名、长相、单位和电话。单位里的“道德讲堂”要宣传老谢的事迹,制作幻灯片组要一些照片和影像素材,他就是不肯给。“他周围的人还是不知道我比较好。”

  前年,老谢跟着单位去金寨国税希望小学回来后,决定再资助一个孩子。

#p#

  格桑花开常州,情暖西部学子

  七年来,运出物资二三十吨,捐助孩子1000多人次去年,又专门成立两个格桑花常州班,结对131名孩子完成高中学业

  西部助学组织“格桑花”,在常州人的心里也许并不陌生。西部那些顽强而坚韧的贫困学生,就如同格桑花,而在常州,有一群默默的守护者。每年,都会把来自常州的爱,跨越万里送到每个孩子手中。

  常州的格桑花开于2006年下半年,通过本土志愿者徐来和其他志愿者的努力,成为了格桑花第一批城市工作站之一,目前有志愿者十几个。“此后每年,我们都会开展多次捐资助学活动。”徐来说,常州每年都有15-20万元的爱心资源送往西部,多年来,运出的各类物资已达二三十吨,捐助的孩子,也有1000多人次。

  最难忘的,是2009年在青海玉树囊谦县为孩子建起的爱心校舍和爱心食堂。“小学破破烂烂,很多时候因为屋里太冷,孩子们只能在太阳底下上课的情景,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做项目一定要是当地最需要的。”于是,他们决定为当地建一所学校。

  正好一些留法的中国学生回国,也想为西部孩子做点事,最后由留学生们出资13万元,又联系 “高安基金会”出资20万元,建造爱心校舍和爱心食堂。

  去年,常州成立了两个“格桑花班”,青海黄南第一民族中学和第二民族中学的131名高一学生全都收到了来自同一个地方的爱。每年资助1500元的学费,直到孩子们高三毕业。

  “今年,我们想在5月组织一次格桑花班孩子的夏令营,最好抽空,还能安排孩子们和捐助人见一面。”徐来说。

#p#

  常州公益助学联合会发起“清新春天,爱在丽江”助学活动

  昨天,20套净水设备从常州运往丽江

  过些天,丽江玉龙奉科乡的孩子们就能喝上干净的饮用水了

  昨天上午,满载爱心的20套净水设备从常州的春日里出发,去往云南丽江玉龙县奉科乡。再过些天,奉科乡4所小学的孩子们就能用上崭新的牙刷、肥皂,20个住宿舍的孩子也能喝上干净的饮用水了。

  在距离丽江古城16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山中乡镇叫奉科。因为降水稀少,这里常常连续数年干旱,没有自来水的学校只能翻山越岭从大山深处寻找水源,靠一根细细的胶管将水源牵引到学校水窖。特别在干旱的时候,老师和孩子们只能停课,拎着桶在小河里寻找低洼水塘,提回浑浊的生活用水。得知当地情况后,常州公益助学联合会发起了“清新春天,爱在丽江”助学活动,为奉科乡4所小学的孩子们募集清洁用品,同时征集其他形式的捐助。

  很快,江苏正本净化节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与常州助学联合会取得联系,表示愿意无偿捐出20套净水设备,解决一部分孩子的饮水问题。这20套净水设备可以过滤掉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杀菌并改善口感,让雪水和雨水积水直接升级到饮用水标准。与此同时,活动在网上发布的募捐启事得到了常州市民们的热烈响应,短短几天时间,募捐账户上就募集到首批资助善款。

  据常州公益助学联合会会长裴伟明介绍,这批净水器和清洁用品爱心大礼包将通过物流配送到丽江,再由当地丽江助学网的志愿者于3月下旬进行统一发放和安装。安装净水设备需要先进行管线改造,这笔费用,现在还在落实中,希望广大爱心市民继续伸出援助之手,常州公益助学联合会公募账户账号为532661976409,开户行中国银行永宁支行。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