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未成年人 >> 内容
花园小学带学生走近农历传统节日
发布日期:2015-04-07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为了让孩子们亲近传统历史文化,增进孩子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孩子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武进区花园小学在四月份开展了“认识农历传统节日”的活动。

  听传说故事,知节日来源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孩子们认真地听老师或同学讲有关节日的故事,了解每一个节日的来源。

  公历4月3日,正逢农历二月十五是“花朝节”。传说洛阳牡丹等十二位花神因得罪了玉皇大帝,被打入凡间,花神们便来到京城南郊大地,使得丰台一带开满各种鲜花,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是我们汉族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唯一一个和节气有关的节日,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了解节日习俗,过自己的节日

  老师利用精美的PPT和网络,让孩子们了解花朝节、寒食节、清明节等节日习俗。花朝节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会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纪念百花的生日。而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而清明节,除了扫墓这一最重要的习俗外,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的悲痛,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在清明小长假期间,老师们更是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让孩子们和家长一起选择节日中的某一项习俗,过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请家长为孩子拍下照片,让学生写文章或办小报,并在小长假过后在班内开展“我们的节日”展评活动。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