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网络文明传播 >> 内容
应从情感上看考生父母拜"神树"
发布日期:2015-06-08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6月1日是2015年高考前最后一个“农历十五”。为了在当天凌晨抢到最后一个“农历十五”的头炷香,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近千名高三陪读家长,争相涌入了一个不足百米的狭窄巷子里抢拜“神树”,结果差点引发火灾。(6月2日《北京晨报》)

  对此新闻,本来笔者想写篇诸如考前拜“神树”是对教育的反讽之类的评论,但转念一想,其实我们一直没有理解自己父母的心情。我们要是站在科学的立场上责怪考生父母愚昧无知,其实我们是丢弃了情感之分的。

  考前拜“神树”一事,需要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

  一是此事寄托了广大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六安毛坦厂中学被称为是高考工厂,许多城里的父母将孩子转学到这里,目的就是想考个好大学。虽然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但依然没有打击人们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的梦想。广大父母在平时为孩子付出了一切,现在要高考了,拜“神树”也许在他们心中是临门一脚,这一脚无论如何也要踢。这种心情,谁人知?曾经看到一个抗战片,当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老农民将儿子送上前线时,颤抖着双手从怀中掏出一叠黄纸样的东西,对儿子说,揣上它,这东西避邪!结果儿子中弹倒下,黄纸漫天飞舞。试问,此时你能说老农民愚昧么?也许此时,我们所涌出的只有感动。

  二是此事也会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所谓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该效应中,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父母拜了“神树”,孩子们也会受到这当中的正刺激,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他们考场发挥。

  当然,拜“神树”只是一种精神寄托,至于高考,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去应对。如果我们将拜“神树”一事一棍子打死,请问,全国各地寺庙里的袅袅香烟又该如何解读?

  对于此事差点引发火灾,责任也不能全推到考生父母身上,这反映出我们在应急管理方面的漏洞,需要提前防范并加以改进。(徐会吟)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