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许多小朋友对家乡语言不熟悉的状况,怀德苑幼儿园小班组通过让孩子做游戏和学说童谣的过程中,让方言的传承做到“润物细无声”。
12月30日这天清晨,怀德苑幼儿园小班正在进行方言教学活动,走进教室,老师正在教孩子们学说常州话:“小卜罗子开会溜。”小朋友们学会了用常州话介绍自己,“大家好,我叫宝宝。”“我今年5岁哩。”“我是怀德苑幼儿园小二班的沈怡辰。”“偶家是最客气(可爱)的小朋友。”“下面我们请小朋友一起来说说学过的常州童谣,声音要响亮啊!”“关关夜饭吃大门,听见外垒人咬狗,拿出狗来扔砖头,反被砖头咬一口,偶从来勿说颠倒话老鼠咬着猫尾巴。”
方言是一种古迹,一种文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活化石,方言里保存着人类智慧的结晶,也传承着一方水土的乡土风情。在常州市怀德苑幼儿园的方言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方言,在学习方言中感受快乐,幼儿也对常州话越来越感兴趣,许多家长也觉得很有意思,“我们孩子回家就会用常州的方言,家里有一套孩子的厨房玩具,他都是用常州话讲的,一会说水要开了,滚老列,火太大要关关小点的,我觉得蛮好的。”学习方言是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感受家乡美的一种表现,让我们现在从幼儿抓起更好的传承文化,在孩子们将来长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时,浓厚的乡音、乡情也能成为他们联络家乡人的感情纽带。 |